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细胞呼吸是生物非常重要的生命活动.请回答:

(1)如图1表示人体细胞内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c表示相关过程,甲、乙表示相应物质.
①图中物质甲表示H20,物质乙表示C02
②图中a、b、c所代表的过程中,产生能量中最多的是c,该反应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③图中02的作用是与[H]结合生成水并产生大量能量
④写出人体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06+6H20+602$\stackrel{酶}{→}$6C02+12H20+能量.
(2)如图2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A,在实验过程中酵母菌始终保持活性(忽略实验室的温度和大气压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红色液滴移动情况结论
Ⅰ.向左移动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可能进行无氧呼吸
Ⅱ.不移动只进行无氧呼吸
①请据图填写上表中横线上的内容;
②若仍然通过观察液滴的移动情况来确定酵母菌是否只进行有氧呼吸,请增设一组新的实验装置B,请简要说明装置B的设计情况:将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蒸馏水,其他条件相同.
③在完成设计后,请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不移动,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
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
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同时进行.

分析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同时产生少量能量,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释放少量能量,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分析图2:装置图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图中的气体变化量代表氧气的吸收量.由于呼吸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被装置中的NaOH溶液吸收了,所以瓶中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只有氧气的消耗,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只进行无氧呼吸时,红色液滴不移动.

解答 解:(1)根据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可知:①图中物质甲表示H20,物质乙表示C02
②图中a、b、c所代表的过程中,产生能量中最多的是第三阶段c,该反应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③图中02的作用是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H]结合生成水并产生大量能量.
④人体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06+6H20+602$\stackrel{酶}{→}$6C02+12H20+能量.
(2)①有氧呼吸时,吸收氧气量和释放二氧化碳量相等;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但释放二氧化碳,呼吸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被装置中的NaOH溶液吸收了,所以瓶中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只有氧气的消耗,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只进行无氧呼吸时,红色液滴不移动.
②若将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蒸馏水,其他条件不变,就可以通过观察液滴的移动情况来确定酵母菌是否只进行有氧呼吸.
③若A装置液滴左移(消耗氧气),B装置液滴不移动(气体总量不变,不进行无氧呼吸),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
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不消耗氧气,不进行有氧呼吸),B装置液滴右移(气体总量增加),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
若A装置液滴左移(消耗氧气),B装置液滴右移(气体总量增加),说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同时进行.
故答案为:
(1)①水   二氧化碳
②c   线粒体内膜
③与[H]结合生成水并产生大量的能量
④C6H12O6+6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2)①左    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将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蒸馏水,其他条件相同
③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不移动
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
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有氧呼吸的过程判断题中过程中字母含义,区分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点和区别,并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定点突变技术是指利用PCR等技术向目的DNA片段中引入所需变化,包括碱基的添加、删除、点突变等方法.如图示利用定点突变技术获得突变质粒的过程,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基因工程中使用的载体除质粒外,还可以用λ噬菌体(的衍生物)和动植物病毒.
(2)在定点突变的过程中,需用含有突变位点的人工DNA片段作为引物.PCR过程中还需要原料、模板、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酶)等条件.
(3)甲基化酶Dpn I可以选择性降解质粒模板,说明该酶具有专一性或特异性.
(4)定点突变技术可以用于以下的①②③④.
①研究某些氨基酸残基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②获得符合人们需要的蛋白药物、基因工程酶
③修饰基因表达载体
④给基因表达载体引入新的酶切位点
(5)若要将含有突变位点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首先需要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其处于感受态,然后将质粒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温度下促使其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对人体内环境中pH及调节途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血液的pH通常维持在7~7.45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C.血液中Na2CO3过多,就与H2C03结合成NaHCO3
D.血液中C02过多时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将CO2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研究小组开展了对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表所示.图中为该湖泊生态系统参与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分析回答:
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组成千克盛污染物含量/mg
某种杀虫剂
A鱼(甲)鱼(乙)7996
B河蚌水蚤、小球藻2557
C小球藻/35
D鱼(乙)水蚤1031
E水蚤小球藻515
(1)从图中可知,通常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其有毒物质积累量越大.
(2)图中丁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其主要来源除图中所示过程外,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①②⑤⑥(填序号).
(3)若该系统中小球藻每年固定的能量不变,现将河蚌的食物比例由原来的C:E=1:1调整为2:l,则该生态系统中传递给河蚌B的能量理论上是原来的1.4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恩吉尔曼的实验分析:本实验选用水绵和好氧细菌做材料,用好氧细菌可确定氧气产生的部位;“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可排除光线和氧气对实验的干扰;“细菌向叶绿体被光照射到的部位集中”说明了实验结果完全是由水绵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引起的,这个实验的结论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局部能量流动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描述图中A、B、G所代表的含义: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被兔同化的能量;
(2)图中净光合作用就是指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3)在能量流动过程中,兔子粪便中的能量主要属于I部分;
(4)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frac{G}{A}$(用字母表示);
(5)图中字母代表的能量一定相同的是F、H(用字母表示);
(6)其他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属于图中净光合作用-未被利用-G-I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甲、乙是某一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曲线图分别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及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C段和HJ段可能对应同一细胞分裂图

B.图乙可对应于DE段和HJ段

C.甲、乙两图可同时出现在睾丸中

D.基因重组可发生于形成图乙过程中的BC段和JK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研究小组将油料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开始实验的一周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A.碳 B.氢 C.氧 D.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用甲种病毒的RNA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一种转基因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  )
A.甲种病毒的特征B.乙种病毒的特征C.丙种病毒的特征D.子代独具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