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
B. | 破坏小鼠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后,免疫水平不变 | |
C. | 自然界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 |
D. | 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值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分化产生的细胞功能不同,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但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4、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5、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基础:细胞中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
解答 解:A、基因控制性状,在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
B、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一种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后还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故破坏小鼠将细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后,免疫水平会改变,B错误;
C、原核细胞无核仁,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C错误;
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具有全能性,故用根尖细胞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明确细胞分化的实质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掌握细胞全能性的理论基础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 |
B. | 步骤:切取子叶薄片→苏丹Ⅲ染液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 |
C. | 现象:花生子叶细胞中有被染成橘黄色的颗粒 | |
D. | 结论:脂肪是花生子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的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 |
B. | 细胞分裂都有染色体的复制,但无丝分裂不出现纺锤体 | |
C. |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存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 |
D. | 有丝分裂过程中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就能抑制着丝点的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各种灌木构成了群落中的一个种群 | |
B. | 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 |
C. | 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互利共生 | |
D. | 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血浆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 | |
B.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 |
C. | 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 |
D. |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 |
B. |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 |
C. |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生物信息 | |
D. | 施放性引诱剂控制害虫,属于化学信息在生产中的应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时间/h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0℃下培养 | 10 | 10 | 13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0℃下培养 | 10 | 12 | 14 | 25 | 48 | 75 | 110 | 165 | 348 |
30℃下培养 | 10 | 25 | 55 | 80 | 100 | 115 | 120 | 125 | 125 |
A. | 研究过程需要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等实验工具 | |
B. | 研究过程需要注意防止培养液被杂菌污染,以免使实验结果偏大 | |
C. | 随着时间推移,20℃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最大密度比10℃条件下大 | |
D. | 结果表明,20℃左右培养酵母菌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蛋白质变性后,肽键会自动断裂 | |
B. | 高温使鸡蛋“变硬”,使其能被咀嚼得更细 | |
C. | 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疏松,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 |
D. | 高温使蛋白质中的肽键变得不稳定,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