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并与DNA结合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和鉴定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D.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原理:秋水仙素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细胞不能正常分裂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TP分子中的“T”代表其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 |
B. |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
C. | 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 |
D. | 植物细胞都含有液泡、叶绿体和细胞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实验装置用于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 |
B. | 装置中的气体是在线粒体的基质中产生 | |
C. | 烧杯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 |
D. | 若升高水温注射器中气体产生速率加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河北石家庄第二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主要包括:
①原核形成和配子结合
②精子进入卵细胞膜
③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等三个阶段,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西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毒品可卡因(cocaine)是一种微细、白色结晶粉状生物碱,具有麻醉感觉神经末梢和阻断神经传导的作用,可作为局部麻醉药。下图甲为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合成后,贮存在结构①中的意义是 。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具有 特点。结构②叫做 。
(2)由图知,可卡因可以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 ,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蘼,四肢无力,体内 (激素)的含量减少。
(3)帕金森综合症的原因之一是相关递质的释放量异常,如上图乙。(注:多巴胺能神经、胆碱能神经是指末梢释放多巴胺、胆碱递质的神经纤维。)据图,提出抗帕金森病药物的作用机理: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西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mmol/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a可以是麦芽糖但不可以是乳糖
B.曲线④表示在某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分钟时间内完全分解
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一定低于曲线②和③
D.若曲线①②③麦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高于曲线②和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西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下图中各曲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A.图A表示青蛙呼出的CO2量随其生活环境温度不同而变化的情况
B.图B表示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CO2产生速率与O2浓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C.图C表示一片小树林中,一天中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D.图D表示在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7分)正常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的30倍,细胞外Na+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2倍。当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K+浓度差减小时,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发挥作用,这种酶可以通过水解ATP,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1)膜内外Na+具有浓度差,与膜的________性有关。Na+/K+-ATP酶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
(2)在运输Na+和K+的过程中,Na+/K+-ATP酶的________发生改变,有利于与离子的结合与分离。
(3)比较图2和图3,当Na+和K+________浓度差流过Na+/K+-ATP酶时,将ADP合成ATP,说明进行ATP合成或分解的反应条件取决于________。
(4)生物膜系统能维系细胞内活动的有序性,体现了它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线粒体内膜上主要完成类似图________(填编号)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属于细菌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
C.环境条件的变化
D.核糖体数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