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自然界中,和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环境,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
某科研小组选取玉米和花生为实验材料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甲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乙图表示夏季白天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丙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CO2浓度下CO2净吸收速度,请结合上述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
 
过程,此过程中三碳化合物被
 
还原,碳元素的转移途径是
 

(2)乙图中d曲线表示
 
(玉米/花生) 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8点到10点,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12点到14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
 
.17点到18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
 

(3)丙图中植物A是
 
(玉米/花生),如缺乏Mg,植物A的CO2补偿点(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应向
 
移动.如果把植株A和植株B种植在一个一直给以适宜光照的密封无色玻璃容器中,
 
(植株A/植株B)先死亡.
(4)在CO2浓度约为350umol/mol时,持续2小时,植物B单位叶面积释放氧气量为
 
mg.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专题:
分析:(1)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 +C5
2C3
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
[H]、ATP
(CH2O)+C5+H2O
(2)花生是喜阴植物,玉米是喜阳植物,耐寒能力较强,因此乙图中d曲线表示花生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c曲线表示玉米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17点到18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解答: 解:I.(1)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三碳化合物被〔H]还原,碳元素的转移途径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2)题目中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早的环境中,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而花生是喜阴植物,所以乙图中d曲线表示花生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8点到10点,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12点到14点在中午由于温度高,蒸腾作用强,植物为了降低水分的流失,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的供应不足,影响了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进而影响了光合作用强度.17点到18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3)由于“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环境,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所以玉米的二氧化碳的补偿点比较低,植物A是玉米;如果缺乏镁元素,会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时,才会使光合作用强度再次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补偿点应该右移.由于植物A的二氧化碳补偿点较低,所以把植株A和植株B种植在一个一直给以适宜光照的密封无色玻璃容器中,当二氧化碳浓度较低时,植物B无法利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而先死亡.
(4)在CO2浓度约为350umol/mol时,持续2小时,植物B单位叶面积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是80,根据6CO2∽6O2之间的关系可知,持续2小时,植物B单位叶面积释放氧气量为=32×80÷44=58.18.
故答案为:
(1)暗反应(或卡尔文循环)      NADPH         CO2→C3→(CH2O)
(2)花生     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答全给分)      温度较高、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强度降低     光照强度减弱,使光合作用强度降低
(3)玉米      右       植物B
(4)58.18
点评:本题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正确的识别坐标曲线图、模式图;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真核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请分析后回答:
(l)此图是
 
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
 

(2)图中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
 
.(填序号)
(3)视野中1是
 
,该物质在细胞周期中长度最短的时期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发现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而获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RNA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者是RNA
B、RNA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
C、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
D、尿嘧啶是RNA特有碱基,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碱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水蚤是一种小型的甲壳动物,可以原生动物为食.将一个水族箱用屏障在中间隔成A、B两部分,然后在A、B两侧分别放入数量相同的少量水蚤和草履虫,给予充足的食物,并满足其他生活条件,观察它们的生长.h小时后,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发展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继续供给草履虫食物但不再给予水蚤食物,并把屏障撤掉.
(1)在0~h小时内,种群的增长呈
 
型曲线.
(2)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3)请在坐标图中绘出h小时后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
 

(4)h小时后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表明了生物群落内部存在着这样一种调节机制:
 
,它是生态系统
 
的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利用暑假放假时间来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在参与大豆田间管理的过程中,除感受到“粒粒皆辛苦”外,还尝试着将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用到实践中.请帮他完成以下内容.
(1)如果他想估算一下自家大豆的植株数量,利用所学的知识他应该
 

(2)该农田中有一种从外地带来的昆虫,该昆虫终将呈s型增长.原因是
 

(3)大豆与根瘤菌的关系是
 

(4)若人长期不种这块地,将会发生群落演替.自然状况下,发生的演替将使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科学工作者为探究西红柿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设计了如下实验首先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西红柿植株,平均分为7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CO浓度,12h后再次测定CO2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组别 温度(℃) 光照强度:普通阳光(%) 开始时的CO2浓度(%) 12h后CO2浓度(%)
1 25 0 0.35 0.368
2 25 10 0.35 0.342
3 25 20 0.35 0.306
4 25 40 0.35 0.289
5 25 60 0.35 0.282
6 25 80 0.35 0.280
7 25 95 0.35 0.279
(1)实验中第1组在12h后CO2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2)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的ATP含量会
 

(3)该实验设计尚不能确定西红柿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请你提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设计思路
 

(4)已知西红柿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若上图表示西红柿在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将温度调节到25℃,曲线中A点将向
 
移动,B点将向
 
移动;图中的C点时刻,西红柿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节间特别长,侧枝不发育,叶子很小,呈黄色或者黄白色,即“黄化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花菜豆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下:
光强 照光时间 结果
2880lx
(弱光)
0.5h 无论光照时间的长短,都能逐渐恢复
正常形态.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后,
形成很多叶绿素
2h
4h
12h
4000lx
(强光)
1min 光照10分钟和30分钟时,恢复正常
形态的程度与上述光照4小时和12小
时差不多,但是不能形成叶绿素
4min
10min
30min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原因是
 

(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叶绿素的形成和从黄化恢复正常形态的原因是不同的:从黄化恢复正常状态与
 
有密切关系,而叶绿素的形成则与
 
有密切关系.
(4)由此进一步推出,从黄化恢复正常形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关?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将除去细胞壁的成熟植物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将可能(  )
A、保持原状B、皱缩
C、胀破D、呈球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2P标记山羊草体细胞(含14条染色体)的双链DNA,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连续进行6次有丝分裂后,不含32P的细胞至少占(  )
A、
1
32
B、
9
32
C、
18
32
D、
25
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