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下图为甲病(A或a)和乙病(B或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Ⅰ2无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的________(填“显”或“隐”)性遗传病。
(2)Ⅱ4可能的基因型是 。
(3)Ⅰ1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是 。
(4)Ⅱ3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她与一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
(1)常 显 (2)aa XB XB或aa XB Xb (3)AXB,AXb,aXB,a Xb (4)1/6 7/12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对于甲病而言,有种生无,是显性遗传病。再看第一代中父亲是患者,女儿不一定使患者,所以肯定不是伴X显性遗传,那就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2都是杂合子Aa对于乙病,无中生有,是隐性。且2号无致病基因,那么肯定不是常染色体遗传,就是伴X隐性。那么1号AaXBXb ,Ⅰ1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是AXB,AXb,aXB,a Xb,2号AaXBY 。Ⅱ4两病都不患,可能的基因型是aa XB XB或aa XB Xb。3号已经是甲病患者AA可能性是1/3,但是她不患乙病,是XBXB可能性是1/2(因为已经知道她是女性,所以只可能是XBXB或者XBXb),所以纯合子概率就是1/3*1/2=1/6。所生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2/3,不患乙病的概率为7/8,所生子女中只患甲病的概率是7/12。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会判断遗传病的种类判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3分)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阶段,其中生成的ATP所含化学能来自_________;这些ATP将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阶段,此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在______________。此阶段的进行 (填需或不需)光
(3)写出能概括A和B两阶段的一个反应式(用(CH2O)表示糖类)。(2分)
(4)图中C表示的过程为_____ ____,产生的ATP中储存的能量来自_ _,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这里产生的CO2是在______ ___阶段形成的,产生的水是在_____ ____阶段形成的,产能最多的是___ ________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2分)野茉莉的花色有白色、浅红色、粉红色、红色和深红色。
(1)研究发现野茉莉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b1-白色、b2-浅红色、b3-粉红色、b4-红色、b5-深红色),复等位基因彼此间具有循环且依次完全显隐关系(即:如果b对b1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则b1对b3为显性)。为进一步探究b1、b2……b5之间的显隐性关系,科学家用5个纯种品系进行了以下杂交试验:
则b1、b2、b3、b4、b5之间的显隐关系是 。(若b1对b2为显性,可表示为b1>b2,依次类推)自然界野茉莉花色基因型有几种 。
(2)理论上分析,野茉莉花色的遗传还有另一种可能:花色受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显性基因对颜色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请据此分析一株粉红色野茉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区分上述两种可能,可用一株什么品系的野茉莉进行自交? ,并预期可能的结果 。
(4)野茉莉叶片颜色有深绿(DD)、浅绿(Dd)、白色(dd),白色植株幼苗期会死亡。现有深绿和浅绿野茉莉进行杂交得到F1,让F1植株相互授粉得到F2,请计算F2成熟个体中叶片颜色的表现型及比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8分)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字母A—D表示信息分子,①②表示
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
(1)写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B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②表示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
(3)A作用于下丘脑神经细胞,___________信号转变为___________信号,下丘脑兴奋,通过___________调节,引起骨骼肌战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4分)番木瓜(2n=18)原产美洲,引入我国并在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果树,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株。利用雌雄同株的番木瓜研究,请回答以下问题:
(1)假设番木瓜红肉型(A)对黄肉型(a)为显性,抗花叶病(B)对易感花叶病(b)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则番木瓜最多有_________种基因型;若F1代红肉型抗花叶病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该F1代中黄肉型易感花叶病植株占比为_________。
(2)从番木瓜中分离出木瓜蛋白酶基因,若木瓜蛋白酶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_____。
(3)有研究认为,番木瓜的性别是由3个等位基因控制的,它们是M1、M2和m,分别控制雄性、两性和雌性性状,其中M1、M2为显性,m为隐性,基因表现为雌株(mm)、雄株(mM1)、两性株(mM2),M1M1、M1M2、M2M2为致死基因组合,其杂交后代性别分布如下表。请用遗传图解对下表组合③作出解释 。番木瓜不同杂交组合F1代的性别分布情况
杂交组合 | 雄性株比例 | 雌性株比例 | 两性株比例 | 无生活力合子比例 |
①S×P | 1 | 1 | 0 | 0 |
②H×P | 0 | 1 | 1 | 0 |
③S×H | 1 | 1 | 1 | 1 |
④H×H | 0 | 1 | 2 | 1 |
⑤S×S | 2 | 1 | 0 | 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每空1分,6分)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遗传图解。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基因用B、b表示)
(1)图中Ⅱ代2号的基因型是 ,Ⅲ代2号的可能基因型是 。
(2)Ⅲ代3号色盲基因来自Ⅰ代 号。
(3)若Ⅱ代1号和2号再生一红绿色盲男孩的可能性是 ,再生一男孩是红绿色盲的可能性是 。
(4)该遗传病遵循 遗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2分)图甲A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图甲A中编号l表示X染色体),图甲B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的每条染色体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图,图甲C为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时期为 ,该细胞的名称是 。
(2)图甲中A细胞的变化发生在图甲B中的 时段;
A.3-4 B.4-5 C.6-7 D.8-9
发生在图甲C中的 时段。
A.AB B.CD C.EF D.GH
(3)与该生物进行测交的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图乙中的 。
(4)如果基因型为AaBbdd的蜂王的某个卵原细胞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如图甲中A的细胞,那么由这次分裂所产生的生殖细胞而得到的雄峰的体细胞基因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6分)图1是人体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岛素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过程②的局部放大,请据图回答:
(1)图1过程发生在人体的 细胞中。该细胞与人体其他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存在稳定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2)过程②称为 ,由图2可知,决定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
(3)已知过程①产生的mRNA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其模板链对应的区段中胞嘧啶占29%,则模板链中腺嘌呤所占的比例为 。
(4)过程②中,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资料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过多,容易引起有机磷中毒,原因是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抑制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的分解。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1)有机磷农药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图乙①________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的方式是________,它将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使突触后膜产生________。
(2)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甲图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任氏液(青蛙专用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1、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任氏液的两个培养皿中。
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