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单向传递.据此答题.
解答 解:(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外流,因此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即A侧为正,B侧为负.
(2)兴奋部位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未兴奋部位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电荷由正电荷移向负电荷,所以局部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由 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从而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4)在c处给予强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神经纤维以局部电流形式向两侧传导;由于兴奋先传到b处,后传到a处,所以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当b处电极置于d处膜外时,c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向两侧传导,兴奋先传到d处后传到a处,所以电流计指针仍然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5)神经元间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是依赖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特点.接收多巴胺等传递的信号产生兴奋时突触后膜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
故答案为:
(1)正 负
(2)未兴奋 兴奋
(3)双向
(4)相反
(5)神经递质 流动性 化学信号→电信号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电流计的位置及刺激位点作出准确的判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利用15N标记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
②给水稻提供14CO2,则在其根细胞中有可能同时出现14C2H5OH和(14CH2O)
③利用含14N的培养基培养含15N的大肠细菌,所有子代大肠细菌的DNA中都有14N
④在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后主要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2P
A.有0项 B.有一项 C.有两项 D.有三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东济南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浸入1mol/L 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的现象,此过程中不准确的描述的是
A.K+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B.细胞始终处于生活状态
C.水进出细胞都是渗透作用
D.细胞的吸水力由小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
B. | 细胞的衰老、凋亡和坏死都受基因的控制 | |
C. |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 |
D. |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属于原核细胞 | |
B. |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 |
C. | 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RNA | |
D. | 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其中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