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阅读题干和图示可知本题是考查生长素作用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解答 解:(1)设计生物实验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还要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因此,应去掉顶芽,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可到幼叶叶柄处阻止叶柄脱落;此外应增加一个对照实验,因为没有对照实验,难以说明幼叶叶柄脱落是缺乏幼叶产生的生长素所致.对照设置为:①取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去掉幼叶的叶片和顶芽;②在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2)改进后的实验设计步骤:
①取同一品种长势相同的三株植物,均切除顶芽和切去近顶端一幼叶叶片,保留叶柄,并依次编号为A、B、C.
②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A、B、C,并作如下处理:取三块相同的琼脂,编号为a、b、c,在a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在b上插上切下的幼叶叶片,c不作处理.将a、b、c切成适宜小块,依次固定在A、B、C三植株切去叶片的叶柄切口处并固定.
③观察A、B、C三植株去叶片的叶柄的脱落情况
故答案为:
(1)未摘除顶芽,未设计对照实验;
(2)①取同一品种长势相同的三株植物,均切除顶芽和切去近顶端一幼叶叶片,保留叶柄,并依次编号为A、B、C.
②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A、B、C,并作如下处理:取三块相同的琼脂,编号为a、b、c,在a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在b上插上切下的幼叶叶片,c不作处理.将a、b、c切成适宜小块,依次固定在A、B、C三植株切去叶片的叶柄切口处并固定.
③观察A、B、C三植株去叶片的叶柄的脱落情况
点评 本题考查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识图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 | B. | $\frac{1}{2}$ | C. | $\frac{1}{4}$ | D. | $\frac{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处理 | 受精幼龄 脱落率(%) | 未受精幼龄脱落率(%) | 放射性强度(cpm) | |
受精幼龄 | 未受精幼龄 | |||
GA | 3.3 | 18 | 14242 | 14399 |
H2O | 3.3 | 100 | 9667 | 7336 |
A. | H2O处理组与GA处理组施用的液体量相等 | |
B. | GA处理对受精幼铃脱落率的影响大于未受精幼铃 | |
C. | H2O处理组中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差异与内源激素有关 | |
D. | GA对32P的磷酸盐向幼铃的运输具有明显的调配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性状 | 统计比 |
成熟期(早熟、晚熟) | 3:1 |
主茎基部木质化(有、无) | 9:7 |
花柱长短(同长、长) | 13: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析图甲,可以推测在叶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阴生植物的叶绿素含量高于阳生植物 | |
B. | 分析图甲,可知遮光90%条件下水稻的产量高于遮光50%条件下的水稻产量 | |
C. | 分析图乙,可知8到12点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气孔导度降低 | |
D. | 分析图乙,可知8点时水稻净光合速率为零,18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威海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颤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其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繁殖过程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C.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D.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通过高尔基体囊泡运输到细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光照是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如图甲表示某种水稻(阳生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对水稻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析图甲,可以推测在叶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阴生植物的叶绿素含量高于阳生植物
B.分析图甲,可知遮光90%条件下水稻的产量高于遮光50%条件下的水稻产量
C.分析图乙,可知8到12点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气孔导度降低
D.分析图乙,可知8点时水稻净光合速率为零,18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