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项目中,前项为实验试剂,中项为试剂的作用,后项为实验结果或实验目的,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无水乙醇 溶解叶绿体中色素 提取色素
B.SiO2 防止色素分解 研磨时避免色素被破坏
C.醋酸洋红溶液 染色体着色 观察染色体
D.斐林试剂 鉴定还原性糖 产生砖红色沉淀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宜昌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期中考试高一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般人对苯硫脲感觉苦味是由基因B控制的,对其无味觉是由b控制的,称为味盲。有三
对夫妇,他们子女中味盲的比例各是25%、50%、100%,则这三对夫妇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
①BB×BB ②bb×bb ③BB×bb ④Bb×Bb ⑤Bb×bb ⑥BB×Bb
A.④⑤⑥ B.④②⑤ C.④⑤②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孝感中学高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不同细胞的寿命和分裂能力不同(见下表),分析相关数据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细胞种类 | 小肠上皮 细胞 | 平滑肌细胞 (分布于内脏器官) | 心肌 细胞 | 神经 细胞 | 白 细胞 |
寿命 | 1~2d | 很长 | 很长 | 很长 | 5~7d |
能否分裂 | 能 | 能 | 不能 | 绝大多数不能 | 不能 |
A.寿命长的细胞一般都能进行分裂
B.寿命短的细胞都不能进行分裂
C.细胞的寿命和分裂能力与它们各自的功能有关
D.皮肤表皮细胞的寿命较短,由此表可推出它也具有分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海南省高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说法中属于“假说-演绎法”中演绎推理过程的是
A.F2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
B.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数量比为1∶1
D.用杂种子一代高茎豌豆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两种性状的数量比接近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海南省高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B.硝化细菌能够将CO2和H2O合成为糖类,同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是细胞的含水量降低,色素含量减少
D.细胞的分化使得多细胞生物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有所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海南省高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放在透光的不同钟罩内,以下关于本实验的目的叙述中最准确的是
A.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增大而增大
B.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
C.证明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
D.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郑州一中高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据图回答:
(1)上图A、B、C、D字母中,代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的依次是 。
(2)假如①为淀粉,则所形成的②由肠腔进入B中的方式是 。经过B的运输,②可到达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
(3)由上图可知,②由肠腔到达组织细胞内被氧化分解的部位,至少需要跨过 层生物膜结构;
(4)正常人体内的B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多对缓冲物质,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表示人体三种不同细胞中的基因存在及表达情况:
| 基因存在情况 | 基因表达情况 | ||||||
| 甲 | 乙 | 丙 | 丁 | 甲 | 乙 | 丙 | 丁 |
胰岛B细胞 | √ | √ | √ | √ | √ |
|
| √ |
眼晶状体细胞(胚胎中) | √ | √ | √ | √ |
| √ |
| √ |
神经细胞 | √ | √ | √ | √ |
|
| √ | √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基因可能是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
B.丁基因可能是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
C.三种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同
D.三种细胞都有甲、乙、丙、丁四种基因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