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环境条件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表中所示实验,请据表回答:

培养瓶编号

种子的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50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20℃

50

培养瓶底部无水

20℃

50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0℃

(1)若选取①和③进行对照实验,则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探究“水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需选取①和②进行对照实验,请改正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将该装置置于黑暗中进行呼吸速率测定时,为了使测得的有色液滴移动数值更准确,必须进行校正,校正装置的容器和烧杯中应该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想验证水是光合作用原料,(如图所示,将叶片甲主脉切断分成A、B两部分),首先需要对装置进行如下调整:__________(多选)。

A.打开阀门

B.关闭阀门

C.移除NaOH溶液

D.不移除NaOH溶液

并在此基础上,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

【答案】 温度 ②中的“培养瓶底部无水”改为“培养瓶底部垫有干燥的布”或将①中“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改为“培养瓶底部加适量的水”。 与实验组相同的死花生幼苗和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A、C 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观察A、B两部分颜色变化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的设计方法。要求学生熟知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设置,以及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的实验设计。

(1)①和③组处理方式中,唯一不同的是温度,则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根据实验分析,①为对照组,若探究“水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则②为实验组,但①与②相比,存在两个变量,一个为是否有水分,另一个是底部是否垫有布,因此需将②中的“培养瓶底部无水”改为“培养瓶底部垫有干燥的布”或将①中“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改为“培养瓶底部加适量的水”。

(2)①为了使测得的有色液滴移动数值更准确,必须排除外界环境对这个装置的影响,因此校正装置的容器和烧杯中应该放入与实验组相同的死花生幼苗和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以测定该装置未进行呼吸时液滴的移动,从而得出更准确的数据。

②若想验证水是光合作用原料,则此装置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需要打开阀门,提供二氧化碳,A正确,B错误。而NaOH溶液会吸收二氧化碳,不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需要移除NaOH溶液,C正确,D错误。验证水是光合作用原料,将叶片甲主脉切断分成A、B两部分,A部分无法吸收到水,B部分正常,可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先消耗完叶片中的有机物,然后移到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观察A、B两部分颜色变化,可根据A、B两部分的颜色变化判断出A、B两部分是否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得出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①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接着进行②、③、④所示的实验,则②、③、④中燕麦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

A. 向B侧弯曲  向A侧弯曲  向A侧弯曲

B. 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C. 向A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A侧弯曲

D. 向B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B侧弯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单倍体育种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缩短育种年限

B.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的过程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

C.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种子

D.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周期中,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的时期分别是

A.前期和后期B.前期和中期C.间期和后期D.中期和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细胞能够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是( )

A.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B. 细胞保持完整的结构

C.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D. 线粒体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能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镜头,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C. 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 若乙图中铺满视野共160个细胞,目镜不变,物镜增加4倍,视野中细胞约1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B. 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C. pH=c时,e点为0

D. 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 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________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____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胞内,Ca2+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使C酶的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

(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

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预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_______________

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_______________

(4)图中内容从_______________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