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h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0℃下培养 | 10 | 10 | 13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0℃下培养 | 10 | 12 | 14 | 25 | 48 | 75 | 110 | 165 | 348 |
30℃下培养 | 10 | 25 | 55 | 80 | 100 | 115 | 120 | 125 | 125 |
A. | 研究过程需要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等实验工具 | |
B. | 研究过程需要注意防止培养液被杂菌污染,以免使实验结果偏大 | |
C. | 随着时间推移,20℃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最大密度比10℃条件下大 | |
D. | 结果表明,20℃左右培养酵母菌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 |
分析 据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酵母菌种群密度,其中20℃下培养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
解答 解:A、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观察时得借助显微镜、滴管、量筒、吸水纸、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等器具其中血细胞计数板是一种微生物细胞计数的常用工具,A正确;
B、采用抽样检测法调查酵母菌的种群密度,如被杂菌污染,则调查实验结果偏大,B正确;
C、温度影响细胞代谢进而影响酵母菌的增殖速率,但在空间、营养、气体供应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环境容纳量应该基本不变,即10℃、20℃下培养酵母菌最终种群密度应相同,C错误;
D、表中数据表明相对三种不同的温度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小时、20℃左右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348个/mL),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3}$ | B. | $\frac{1}{2}$ | C. | $\frac{2}{3}$ | D. | $\frac{3}{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
B. | 破坏小鼠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后,免疫水平不变 | |
C. | 自然界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 |
D. | 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点突变可以利用DNA探针进行检测 | |
B. | 点突变引起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 | |
C. | 点突变技术可培育具有新性状的新物种 | |
D. | 点突变技术可以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斐林试剂检测胡萝卜汁中的还原糖 | |
B. | 向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 | |
C. | 将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混合,摇匀后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 | |
D. | 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疫苗没有致病性.但是接种后机体一般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 |
B. | 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叫做过敏反应 | |
C. | HIV攻击的对象是人体T淋巴细胞 | |
D. | 艾滋病死于恶性肿瘤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功能缺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酵母细胞破碎得到匀浆,在无氧条件下向其中加入葡萄糖无法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 |
B. | 将酵母细胞线粒体单独完整分离出来,在有氧条件下向其中加入葡萄糖无法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 |
C. | 将酵母细胞破碎得到匀浆,在无氧条件下向其中加入丙酮酸,可以产生大量酒精和二氧化碳 | |
D. | 将酵母细胞线粒体单独完整分离出来,在无氧条件下向其中加入丙酮酸,可以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但不能产生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