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蠖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叶以前,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低,在5%以下,到20世纪中叶则上升到95%以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2)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①19世纪时,桦尺蠖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中的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浅色桦尺蠖与环境色彩一致,不易被鸟类(或天敌)所食.
②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地衣不能生存,结果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中的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桦尺蠖的栖息环境变黑,浅色个体容易被鸟类(或天敌)所食.
③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1)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突变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①19世纪,桦尺蛾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桦尺蛾体色浅的更易适应环境,故种群浅色基因s的基因频率变化趋势是增加(或上升).
②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桦尺蛾体色深的更易适应环境,故种群深色基因S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是增加(或上升).
③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的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原始材料.
(2)①浅色桦尺蠖与环境色彩一致,不易被鸟类(或天敌)所食.
②桦尺蠖的栖息环境变黑,浅色个体容易被鸟类(或天敌)所食.
③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淘汰,积累,基因频率,自然选择.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一定区域内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图,其中K0表示野兔种群在理想状况下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野兔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其中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甲图分析,野兔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野兔种群数量没有达到K0值的原因主要是捕食、竞争、寄生等种间关系所导致的.
(2)乙图中所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如果由于人为因素发生火灾导致整个草原化为一片灰烬,火灾前后草原的变化是(填“是”或“不是”)群落演替,较长一段时间后,在废墟上又会出现一些生物,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3)乙图中C属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B表示野兔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储存在野兔体内的能量).
(4)若A中能量为1.5×109 kJ,B中能量为1.4×109kJ,某种天敌同化的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野兔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了研究果蝇眼色(由基因E、e控制)和翅形(由基因B、b控制)的遗传规律,科研工作者以紫眼卷翅、赤眼卷翅、赤眼长翅(野生型)三个不同品系的果蝇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1.请分析回答:

(1)由实验一可推测出翅形中的显性性状是卷翅.
(2)科研工作者让卷翅果绳雌雄个体之间相互交配,产生的子代中,卷翅与长翅比例总是接近2:1,推测产生这种分离比的原因是基因型为BB的个体致死.请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推测.
杂交组合:让卷翅果蝇与长蝇果蝇杂交
预测的实验结果:后代卷翅果蝇:长翅果蝇=1:1.
另一些研究者在解释以上果蝇翅形的遗传现象时提出,果蝇的卷翅与长翅这对等位基因所在染色体上存在另一对等位基因D和d,d为隐性致死基因,请在图2中标出卷翅果蝇中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
(3)实验二中F1赤眼卷翅的基因型是BbEe,F2赤眼卷翅个体中杂合子占100%.据F2表现型比例推测控制果蝇眼色和翅形的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甲海岛的某种鸟部分迁徙到相互隔绝的乙、丙两海岛上,如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1-黄色、b-灰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三个海岛上的这种鸟因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
B.鸟类迁入新海岛后与天敌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
C.甲、丙两个海岛环境相同决定羽毛颜色朝着相同方向进化
D.乙岛上B1基因的出现是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
B.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导致基因库变化的原因
C.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Ⅰ、Ⅱ结构放大后如图所示,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每个神经元都一般只有一个轴突,但Ⅰ结构可以有多个,因此一个神经元可以与多个其他神经元的Ⅱ结构构成这种连接
B.突触的连接方式只有轴突-胞体,“5”相当于组织液
C.“6”上能与“3”内物质结合的结构化学本质通常是糖蛋白,具有专一性
D.“3”结构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有较多的“2”存在说明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四幅图中,表示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

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

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③碳元素是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南宁市高二上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艾滋病病毒破坏的是( )

A.白细胞 B.T淋巴细胞 C.红细胞 D.B淋巴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