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结构中胸腺嘧啶数等于腺嘌呤数,胞嘧啶数等于鸟嘌呤数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分析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3、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解答 解: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A错误;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结构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配对的碱基彼此相等,因此胸腺嘧啶数等于腺嘌呤数,胞嘧啶数等于鸟嘌呤数,C正确;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要求考生识记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进行的科学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等,这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的4个家系,黑色是遗传病患者,白色为正常或携带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
C.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1952年赫尔希等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
A.脂质B.蛋白质C.糖类D.脱氧核糖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调节功能相符的一项是(  )
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B.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其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C.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的主要原因是促进了细胞的分裂
D.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d(填图中字母),图中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主要是光合作用(填生理过程).其次可能有化能合成作用(填生理过程).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标志重捕法法;若较长一段时间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增加,这将直接导致牧草大量减少,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狼和兔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4)图乙中B的含义为用于鼠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未被利用的能量.若A中能量为1.6×109kJ,B中能量为1.4×109kJ,某种天敌同化的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我国南方稻田种植紫云英已有悠久历史,研究紫云英的结构及生理特性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在CO2浓度一定、温度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紫云英叶片光合速率.请据图分析:A和B两点,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共同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点时,该植物总光合速率为20[mg/(100cm2叶•h)].
(2)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甲、乙两个研究小组的同学用相同方法、相同装置对A、B两种植物进行了实验,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甲组:A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
CO2浓度灯泡的功率(单位:W)
205075100200300
0.1%3.416.028.240.556.556.5
0.03%2.311.219.827.627.527.6
乙组:B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
CO2浓度              灯泡的功率(单位:W)
2O5075100200300
0.1%2.69.119.555.775.6102.6
0.03%1.88.418.954.275.2101.8
①甲组实验方案中自变量是光照强度、CO2浓度,实验中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光照时间、植株大小等(任答两点)(答出两点即可.)
②在阳光不充足地区,大棚种植A、B两种植物时,光照最可能成为限制B植物正常生长的因素.菜农往往通过在大棚内养殖蘑菇来提高A、B两种植物的产量,采用这种方法增产效果更好的植物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D.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合成一条含100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需要转运RNA的个数、信使RNA上的碱基个数和双链DNA中的碱基数至少依次是(  )
A.1000个、3000个和3000个B.1000个、3000个和6000个
C.3000个、3000个和3000个D.1000个、3000个和150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冀州市校级期末)如图是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B.④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①、③,两个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⑤和⑥

D.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无细胞壁,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