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豌豆种子刚萌发时,只有一根主茎;切除主茎顶端,常会长出甲、乙两个侧枝(图①)。若将甲的顶芽切除后,甲、乙的侧芽均无明显生长(图②);若同时切除甲、乙的顶芽,其侧芽均明显生长(图③)。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幼苗主茎的顶端对侧枝的生长没有影响

B.图①中甲乙枝的侧芽 IAA 浓度大于顶芽

C.乙侧枝顶芽产生的 IAA 能运到甲的侧芽

D.图②中甲的侧芽因缺乏 IAA 而无法生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下面是探究固定化酵母菌增殖能力的研究,请协助完成相关内容.
海藻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海藻酸钙,使凝胶珠有稳定的结构;而柠檬酸钠能与海藻酸钙反应,会使海藻酸钙溶解.
实验材料(略)
主要实验步骤
步骤1:酵母菌的活化.
步骤2:配制质量分数为2%的海藻酸钠溶液,灭菌冷却→A→用注射器造凝胶颗粒→常温下利用CaCl2溶液固定凝胶颗粒.
步骤3:待固定化结束后,移去CaCl2溶液,再用无菌水洗涤2〜3次.将固定化凝胶珠分成两等份,取其中一份接种到固定化酵母增殖培养液中,在28℃下振荡培养24h,得到固定化增殖酵母;另一份留用.
步骤4:将B放入一定体积的质量分数为5%的柠檬酸钠溶液中,振荡使凝胶珠完全溶解;再用无菌水适当稀释后,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统计计算出凝胶珠内包埋的菌数,比较酵母菌在载体中的生长状况.
请问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步骤:A将酵母悬液与海藻酸钠溶液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B等量增殖前后的固定化酵母凝胶珠.
(2)步骤1活化酵母菌的目的是使酵母菌恢复正常生活状态.干酵母粉活化操作的主要注意事项是由于酵母细胞吸水后会膨胀,因此在活化时要使用较大的容器装.
(3)步骤2中制得的凝胶珠直径不宜过大,因为凝胶珠相对表面积增大,不利于固定化酵母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注射器针的大小,挤压速度等实现对凝胶珠直径的控制.步骤3中“用无菌水洗涤2〜3次”的主要目的是洗去CaCl2,防止凝胶珠因固定时间过长而硬度过大,影响凝胶珠的通透性.
(4)在“步骤4”实验中,是否需要进行重复实验?应如何进行?需要,重复取样品液进行显微计数.
(5)如图所示曲线是某实验结果,由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固定化酵母增殖速率高于游离酵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广西桂林市、崇左市联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细胞器都具有生物膜

B.真核细胞的许多重要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C.真核细胞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D.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4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 cm。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所有处理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 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 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B.第一个月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浮游动物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

C.第二个月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竞争关系

D.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从而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即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洋葱(2n=16)鳞茎的紫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

(1)有人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紫色洋葱与白色洋葱杂交,F1全为紫色,F1自交所得F2表型比为紫色︰白色=3︰1。

实验二:取洋葱根尖,用解离液处理,龙胆紫染色后压片,用显微镜观察分生区细胞。

①洋葱鳞茎颜色性状中, 白色对紫色为 性, 实验一中 F2紫色洋葱有 种基因型。

②用解离液处理洋葱根尖的目的是 。在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区,同一个视野内看到的多数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 期。

(2)已知另一对等位基因 B/b也会影响鳞茎的颜色。

实验三:紫色洋葱与白色洋葱杂交,F1全为紫色,F1自交所得 F2的表型比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

F1的基因型为 ,F2紫色洋葱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将实验三 F1中的一株紫色洋葱进行诱变处理,连续多代营养繁殖后,得到洋葱品系X,观察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含有 16 条染色体。让洋葱 X 与实验三中正常的 F1杂交,所得后代的表型比为紫色︰黄色︰白色=6︰1︰1。

①有人据此推测洋葱 X 的 基因发生了突变。为验证此推测,请设计一步实验并预测结果:

②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基因突变外,还有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即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可在叶肉细胞中相互转化,一定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器的是

A.H2O 和 O2 B.C3和 C5

C.ADP和 ATP D.氨基酸和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大教育联盟·四市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环境中参加户外活动,机体通过减少排尿来减少散热

B.高温环境中饮水不足,机体通过减少汗液分泌来调节水盐平衡

C.饥饿状态下,机体通过胰岛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来维持血糖平衡

D.大部分的细胞代谢产物,通过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吸收进入血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3月分层练习生命科学试卷B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要将无根的烟草幼苗在无菌条件下培养成图示状态,合适且经济的培养基是( )

A.1/2MS培养基 B.MS培养基

C.MS培养基+NAA0.02mg/L D.MS培养基+6-BA2mg/L+NAA0.02m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省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燕麦的颖色有黑颖、黄颖、白颖三种,其性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如下图所示:

(1)现有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品系甲(黑颖)、乙(黑颖)、丙(黄颖),品系间的杂交结果如下表(F2为相应组别的F1自交所得):

杂交组合

F1

F2

第一组

甲×乙

黑颖

黑颖

第二组

乙×丙

黑颖

黑颖:黄颖=3:1

①品系甲的基因型为 , 第二组得到的F2黑颖个体间进行随机授粉,则所得F3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

②某实验小组欲研究某株黑颖燕麦的基因型,他们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测交实验确定其基因型.

(2)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基因所在片段与B基因所在片段发生互换,该变异类型为

(3)燕麦的5号染色体上还有P基因和Q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密码子变为 ,基因P转录时以 链为模板合成mRNA,基因P在燕麦某个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 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