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的过程在膜上进行 | |
B. | 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 |
C. | 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生物膜上脂质的种类和数量 | |
D. | 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相互联系 |
分析 1、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2、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绝大多数信息交流需要的结构,但胞间连丝不需要.
3、泌蛋白的合成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解答 解:A、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的过程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A错误;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绝大多数信息交流需要的结构,但胞间连丝不需要,B错误;
C、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错误;
D、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它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相互联系,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分泌蛋白相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相关的膜结构则不包括核糖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基因 | A不存在,不管B存在与否 | A存在,B不存在 | A和B同时存在 |
表现型 | 白色 | 灰色 | 黑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
B. | 由一个DNA分子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的分离往往与着丝点的分裂同时发生 | |
C. | 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上$\frac{A+T}{G+C}$=b,则另一条链上一定有$\frac{A+T}{G+C}$=b | |
D. | DNA分子复制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分解 | |
B. | 人体由于花粉过敏,使血管壁通透性降低,水分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导致组织水肿 | |
C. | 种子收获后,晒干过程中散失的水分是结合水 | |
D. | 如果白天用含18O的水浇花草,周围空气中的H2O、O2和CO2中都可能检测出18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进出细胞膜,于是提出:膜是由磷脂组成的 | |
B. |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抽提出蛙的红细胞内所有的脂质,最终确定膜上的磷脂为双层 | |
C. | 1959年,罗伯特森获得细胞膜“暗-亮-暗”的电镜照片,认为蛋白质分布于膜两侧 | |
D. |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TP在细胞内数量很多 | |
B. | 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很稳定 | |
C. | ATP是生物体内的唯一可以释放能量的化合物 | |
D. | ATP中的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和重新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