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图中标号①阶段发生的场所__________,⑤阶段发生的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
(3)④过程中的物质f是_________,在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将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 h量的变化是_________。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5)请分析下列实验,并在横线处填写标号。将一盆在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立刻停止的过程是_______。而在这一实验中,一直进行的过程是______。
【答案】 线粒体内膜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① ② ③⑤ C5(五碳化合物) 增加 ③ ⑤ ① ② ③
【解析】【试题分析】
模式图的这类题目要明确考查的生理过程,如果不明确生理过程,就是一道很难的题目,如果能够明确生理过程就是一道得分的题目,所以这类题目做题的根本就是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本题中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根据各种物质变化进行判断:图中①代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②代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③代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④代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⑤代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a光合色素、b表示O2、c表示{H}、d表示ADP、e表示ATP、f表示C5(五碳化合物)、g表示CO2、h表示C3(三碳化合物)。
(1)图中标号①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⑤阶段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2)图中①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ATP;②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能产生ATP;③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能产生ATP;④过程光合作用暗反应,不能产生ATP;⑤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能产生ATP。因此,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①②③⑤。
(3)④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其中的物质f是C5(五碳化合物)、g是CO2、h是C3(三碳化合物);在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将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会导致光反应不能进行,即不能产生的{H}和ATP,进而使暗反应中C3被还原的速率下降,而短时间内CO2的固定不受影响,所以h(C3)量的变化是增加。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所以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③。
(5)将一盆在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立刻停止的过程是⑤光反应。而在这一实验中,一直进行的过程是①②③(有氧呼吸)。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和动物乳汁中特有的二糖水解后的产物是( )
A.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
B.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半乳糖
C.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
D.二分子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9世纪30年代创立的细胞学说的最主要的意义是( )
A.证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B.使人们对生物体的结构的认识进入微观领域
C.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发现动、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B.蓝藻的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C.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有染色体分布在拟核区域
D.单细胞生物均为结构简单的原核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1]和[5]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B.通过图中结构[2]不仅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还可以实现信息交流
C.若该细胞核内的[4]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D.图中[3]易于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主要成分是核糖核酸和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不透光罩子罩住玉米幼苗尖端,然后给予单侧光照,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幼苗将( )
A.向光弯曲生长
B.背光弯曲生长
C.向上直立生长
D.停止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HIV的化学组成,得到如图所示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A的过程在HIV的核糖体上完成
B.B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T,C四种碱基
C.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
D.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