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初级卵母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 B. | 次级卵母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 ||
C. | 精子入卵后 | D. | 卵裂过程中 |
分析 1、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受精过程为:顶体反应→穿越放射冠→穿越透明带(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并释放第二极体→雌雄原核的形成、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第一次卵裂开始.
解答 解:A、初级卵母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只发生染色体复制,不发生着丝点分裂,A错误;
B、次级卵母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只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不发生着丝点分裂,B错误;
C、精子入卵后,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雌原核,该过程中发生着丝点分裂,C正确;
D、卵裂过程中只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和受精过程,只要考生识记受精的具体过程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果底物的浓度充足,下列最能确切地表示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关系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 B. |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 ||
C. | 光反应和暗反应 | D. |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染色体复制 | B. | 同源染色体分离 | ||
C. | 着丝点分裂 | D. |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
B. |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 |
C. | 随机交配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 |
D. | 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共同进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这两种酶的识别序列都为6个脱氧核苷酸对 | |
B. | 用这两种酶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所产生的黏性末端可形成重组DNA分子 | |
C. | 用酶BglⅡ切出的目的基因与酶BamHⅠ切割的质粒重组后,仍可以被这两种酶切开 | |
D. | 在基因工程中,若用酶BglⅡ切割某质粒,则该质粒上有且只有一个该酶的切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接种酵母菌的新鲜葡萄汁中通人无菌空气制作果酒 | |
B. | 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进行了适宜稀释的大肠杆菌培养液可获得单个菌落 | |
C. | 将切下的胡萝卜外植体直接接种在培养基上获得愈伤组织 | |
D. | 将土壤浸出液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