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新突触不断形成 | |
B. | 突触前端终末的数目、大小发生变化 | |
C. | 脑内某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 |
D. | 脑内神经元的连续活动 |
分析 短时记忆的活动过程只持续短暂的一段时间,而长时记忆则涉及神经系统结构上的改变,故较持久.它们有不同的神经生理机制.脑部有大量的神经元彼此连接,互通信息.一旦神经元a被激活,就依次传递到b、c、d…最后又返回神经元a,如此循环,形成神经回路,往返于皮质的不同区域,也可以通往皮质下的结构(如丘脑、海马).任何心理过程都可以看作某特定神经回路的活动.回路的活动由感觉刺激所引起,在刺激消除后会持续一短暂的时间.这个短暂的活动属于回路的反响.反响回路可以使神经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循环和“自我维持”,以引发巩固过程.反响回路可能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如果两个神经元间的一个突触一再被激活且大约在同时向突触后神经元传递神经冲动,突触的结构或化学成分就会发生改变.一种更复杂的机制称为长时程增强就起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受到重复强烈电刺激的海马体神经回路,会激发更为敏感的海马细胞,导致这种作用能持续数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就是长时学习和保持的机制.
解答 解:A、长期记忆是因为新突触的建立,A正确;
B、突触前终末的数目、大小发生变化才导致新突触的建立,B正确;
C、长期记忆与脑中的蛋白质合成有关,C正确;
D、脑内神经元的连续活动属于短时记忆,D错误.
故选:AB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人脑的高级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机制.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 | B. | ①② | C. | ①④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细胞核 | 细胞膜 | 线粒体 | 核糖体 | 叶绿体 | 内质网 | 细胞壁 | 中心粒 |
A. | ①和③都是双层膜的结构 | |
B. | ②和④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共有结构 | |
C. | ④和⑧的结构中不含磷脂 | |
D. | ①和⑧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 | |
B. | 通过条件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 |
C. | 通过体液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 |
D. | 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
B. | Ⅰ2的基因型aaXBXB或aaXBXb | |
C. | Ⅱ5的基因型为BbXAXA的可能性$\frac{1}{4}$ | |
D. | Ⅳn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是$\frac{1}{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酶在完成催化作用后立即失活 | |
B. | 低温是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而使其活性下降 | |
C. | 利用淀粉和淀粉酶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检验时用碘液比斐林试剂更合理 | |
D. | 酶为反应过程供能从而降低反应活化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北京附属中学河南分校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可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细胞为动物细胞,从A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常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来诱导细胞融合。A、B融合为C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 特性。
(2)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降解脱掉了 。这种酶可能是 酶,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称为 。
(3)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效应B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 细胞。这种细胞既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天津五区高三质量调查试卷(二)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小球藻为单细胞绿藻,含丰富营养成分,可用作为保健食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养小球藻的液体培养基中,含有K2HPO4、MgSO4等成分,其中的磷元素是构成__________ 等大分子化合物的成分,若培养基中缺乏镁元素,细胞内叶绿体中__________的含量将减少。
(2)小球藻的密度可用__________法来计数,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_。
(3)图是不同光照条件下某种小球藻的生长曲线。
①从图中分析可知,小球藻生长的适宜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Lux,此时限制小球藻生长的外界因素除温度 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镜检发现,在lOOOOLux光照条件下,培养液中白化小球藻的比值增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光照条件下,科学家给小球藻悬浊液饲喂14CO2,在不同时刻用酒精停止酶促反应并分离产物.结果如下表
酶促反应终止时刻 | 0 | t1 | T2 | T3 | T4 |
放射性化合物 | 无 | ① | ①② | ①②③ | ①②③④⑤ |
注:①:3-磷酸甘油酸; ②1,3-二磷酸甘油酸(C3H8O10P2);④己糖;③3-磷酸甘油醛(C3H7O7P);④己糖;⑤C5化合物
①用酒精能停止酶促反应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在0——t1时段内,完成了____________,在________时段内,完成了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③若在光照几小时后,突然停止光照,表中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填标号)可能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