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乙组小鸡全部死亡可能是体内缺乏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 | |
B. | 乙组小鸡全部死亡可能是体内缺乏控制形成抗H5N1型病毒抗体的基因 | |
C. | 甲组小鸡存活是注射H5N1型疫苗已使其体内产生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 | |
D. | 甲组小鸡存活最可能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
分析 据图分析,给甲组健康小鸡注射H5N1型疫苗,甲组小鸡的体内可产生一定量的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和少量的记忆细胞,当H5N1型病毒再次进入甲组小鸡体内,这些抗体和少量的记忆细胞最终会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将抗原(H5N1型病毒)清除,甲组小鸡能正常生活.
乙组小鸡注射H5N1型病毒,体内没有足够的抗体,小鸡全部死亡.
解答 解:A、乙组小鸡未注射疫苗,无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故全部死亡可能是体内缺乏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A正确;
B、淋巴细胞中产生某种抗体的基因始终是存在的,只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B错误;
C、给甲组动物注射H1N1型疫苗,甲组动物的体内可产生一定量的抗H1N1型病毒的抗体和少量的记忆细胞;当H1N1型病毒再次进入甲组动物体内,这些抗体和少量的记忆细胞最终会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将抗原(H5N1型病毒)清除,C正确;
D、甲组动物存活最可能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一组对照实验为信息的载体,考查疫苗、细胞分化和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1 | B. | I 一2 | C. | I-3 | D. | I-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中,也可能正在复原过程中 | |
B. | 图中①表示细胞壁 | |
C. | 本实验中质壁分离的细胞和分离前的细胞相互对照 | |
D. | 图中结构②的伸缩性小于图中的结构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乙实验中产生了很多抗体是由于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记忆细胞 | |
B. | 丙、丁实验中,若没有胸腺则B淋巴细胞不会合成抗体 | |
C. | 戊结果表示,抗体合成的最佳状况需要T淋巴细胞的帮助 | |
D. | 被痢疾杆菌感染后,预防痢疾的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能促进浆细胞的增殖 | |
B. | 致敏前的B淋巴细胞不能分泌进入体液循环的抗体分子 | |
C. | 效应B细胞能发生“染色质→染色体→染色质”的变化 | |
D. | 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会迅速将其杀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后代性状一定与母本相同 | B. | 后代性状的遗传物质由母体提供 | ||
C. | 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 D. | 母系遗传现象是由RNA决定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培养基特殊成分 | 主要作用 |
次黄嘌呤 | 骨髓瘤细胞不能利用 |
氨基蝶嘌呤 | 阻断DNA合成 |
胸腺嘧啶核苷 | 脾细胞可用于合成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不会出现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 | |
B. | 乙图中黑方框图表示男性患者,该病有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
C. | 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果生一个男孩,该孩子是患者的概率为$\frac{1}{2}$ | |
D. | 丁图细胞表示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处理 | 叶绿素a | 叶绿素b | 类胡萝卜素 |
对照 | 0.45 | 0.13 | 0.32 |
遮阴 | 0.52 | 0.17 | 0.3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