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如图所示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

A.q+1 B.p﹣1 C.q﹣2 D.p+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促胰液素和迷走神经参与狗胰液分泌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
(1)给实验狗静脉注射适量的促胰液素后,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胰腺是促胰液素的靶器官.
(2)剪断实验狗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胰腺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胰腺分泌,主要增加胰液内酶的含量.在此过程中,胰腺活动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反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胰腺细胞的高尔基体形成包裹着多种消化酶的囊泡,移动到细胞膜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
(3)假饲(施加饲喂动作而不给食物)也可引起实验狗分泌胰液,这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现象,该反射活动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胰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三上第三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关于硝化细菌和蓝藻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原核生物

②都是自养生物

③都是单细胞生物

④都是需氧型生物.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一上第二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U型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C(相对分子质量为1.3万道尔顿的蛋白质)水溶液(红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

A.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

B.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

C.a液面低于b液面,b侧为红色

D.a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一上第二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酿酒过程中,以密封为好,这是为了促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C.细胞呼吸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是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纽带

D.长跑时,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一上第二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氨基酸中氨基和羧基数目相同的是中性氨基酸,羧基数目比氨基数目多的是酸性氨基酸,羧基数目比氨基数目少的是碱性氨基酸.这样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以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氨基酸,这种差异决定于氨基酸的( )

A.羧基 B.氨基 C.R基 D.碳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基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4)正常人②中存在 ,它们对于维持PH值的稳定有重要意义,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 之间.

(5)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将三者的关系表达出来 .一般情况下,CO2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 )

A.淋巴 B.淋巴和组织液

C.血浆和组织液 D.血浆和淋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回答下列关于稳态调节的问题.
(1)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HIV)主要攻击T细胞.2016年世界艾滋病日的活动主题为:“携手抗艾,重在预防”.请回答下列问题:
?艾滋病患者最终可能死于各种器官的恶性肿瘤,原因是其免疫系统的监控与清除功能已被破坏,该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细胞膜的哪项功能?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科学研究表明:HIV能识别T细胞膜上的CD4受体进而入侵T细胞.人成熟的红细胞用CD4修饰后,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因而被称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艾滋病提供了新的思路.请简述机体通过“陷阱细胞”清除HIV的原理人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不能提供酶和场所等条件,HIV无法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凋亡一起被免疫系统清除.
(2)某条河流清澈见底,鱼虾成群,人们在里面游泳、戏水、洗衣洗菜.后来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并将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引发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华,请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受污染后,其能量来源的主要变化是增加来自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对该受到污染后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甲同学提出引进凤眼莲(水葫芦)与藻类竞争,抑制藻类的大量繁殖;乙同学认为可投放捕食藻类的杂食性鱼类非洲鲫鱼,来降低藻类的密度.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是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不可行,可能会导致外来物种的入侵,给当地生态系统造成新的生态灾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