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如图甲,A、B两图为同一生物体上的2个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为动物(填“植物”、“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2)B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判断依据分别为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子细胞名称为极体或精细胞.
(3)如图乙是一同学绘制的某二倍体雌性动物卵巢内一个细胞示意图.据图判断,此细胞最可能是C
A.卵原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A
A.减数第一次分裂     B.减数第二次分裂     C.减数分裂间期       D.两次分裂过程中
(5)如图丙是某生物一个细胞中的DNA含量随减数分裂而变化的曲线图,DNA进行复制的区间是BC(用图中字母表示).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AD(用图中字母表示)

分析 分析A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B图: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C图: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D图:D图是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其中AC段表示间期,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EH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解答 解:(1)图示细胞无细胞壁,但含有中心体,为动物;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2)B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因此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极体或精细胞.
(3)图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成为次级卵母细胞.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5)图D中DNA含量加倍一次,但减半两次,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变化的曲线;DNA进行复制的区间是B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即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AD.
故答案为:
(1)动物    4
(2)减数第二次      后     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极体或精细胞
(3)C
(4)A
(5)减数     BC     AD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改进装置,下面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应将色素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
B.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C.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
D.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自然种群的雌雄异株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该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叶型(宽叶和窄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和d)控制,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请据图回答:

注:图甲为该种植物的花色控制过程.图乙为该种植物的性染色体简图,图中的Ⅰ片段为同源部分,图中的Ⅱ、Ⅲ片段为非同源部分.
(1)图甲中的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该种植物的花色性状.
(2)该种植物的白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F1全为紫花植株,则亲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用F1中雌雄植株相互杂交,F2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色:蓝色:白色=9:3:4.
(3)图甲说明,基因与其控制的性状之间的数量对应关系是一个性状可能受到2个或多个基因控制.
(4)若控制叶型的基因位于图乙中的性染色体上,但不知是位于Ⅰ片段,还是仅位于Ⅱ片段上.现有各种叶型的纯种植物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等位基因(D和d)是位于Ⅰ片段,还是仅位于Ⅱ片段上.请写出遗传图解说明推断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中,操作方法或结果正确的是(  )
A.将植物细胞置于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一定是死细胞
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可看到细胞壁、细胞膜和叶绿体
C.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扩散最快的是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叶绿素b
D.可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观察细胞中DNA、RNA的分布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科研人员将抗癌药物连接在单抗上制成“生物导弹”用于癌症治疗.“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二是“杀伤性弹头”,分析下列有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瞄准装置”由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组成
B.“弹头”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和毒素等物质构成
C.“弹头”中的药物有选择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D.“生物导弹”的制备应用了细胞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本实验中的三次过滤:
(1)过滤用蒸馏水稀释过的鸡血细胞液
(2)过滤含粘稠物的0.14mol/LNaCl溶液
(3)过滤溶解有DNA的2mol/LNaCl溶液.
以上三次过滤分别为了获得(  )
A.含核物质的滤液、纱布上的粘稠物、含DNA的滤液
B.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DNA粘稠物、含DNA的滤液
C.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DNA粘稠物、纱布上的DNA
D.含较纯的DNA滤液、纱布上的粘稠物、含DNA的滤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  )
A.固体培养基B.液体培养基
C.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D.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噬菌体、蓝藻和酵母菌共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遗传物质B.细胞膜C.细胞壁D.细胞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蓝藻的核酸中碱基、核苷酸种类(  )
A.4、4B.5、4C.5、8D.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