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下列是关于基础实验过程的部分组合,正确的选项是(  )
组别实验名称材料实验试剂实验结果
A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洋葱卡诺氏液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B观察DNA和RNA的分布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健那绿蓝绿色
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酵母菌、葡萄糖溶液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橙色-灰绿色
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洋葱盐酸和酒精解离
A.AB.BC.CD.D

分析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解答 解:A、碱性染料(如醋酸洋红、龙胆紫等)能将染色体染成深色,卡诺氏液不能对染色体进行染色,A错误;
B、观察DNA和RNA分布实验中应该选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结果DNA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被吡罗红染成红色,B错误;
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应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C错误;
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中,用盐酸和酒精来对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解离,目的是使细胞分离,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根椐细胞分裂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是因为随着细胞体积增加,其相对表面积就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就不能满足细胞代谢的需要.
(2)甲图是一个细胞分裂周期示意图,其中a、b、c、d、e代表不同时期;乙图中A、B、C代表某些时期细胞内的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量的相关变化.那么e期加倍的物质是核DNA,b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c期的染色体数目可用乙图中的C表示.

(3)在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核DNA变化过程图象是A

(4)细胞中的10条染色体DNA用15N标记,放在14N培养基中连续2个细胞周期,在第一个周期的中期含15N的染色体10条,含15N的染色单体20条,在第二个周期的后期含15N的染色体10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艾滋病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得到①②③④⑤⑥共6种化合物,而蓝藻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得到①③④⑤⑦和⑧共6种化合物,若②代表核糖,则⑥和⑧可能分别代表(  )
A.尿嘧啶  核苷酸B.胸腺嘧啶  尿嘧啶
C.胸腺嘧啶  核糖D.尿嘧啶  脱氧核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面是关于遗传学知识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与性别有关的遗传现象都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两个纯种个体相交,子一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红绿色盲的女性和白化病患者都是纯合子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图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伤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1)图1细胞①为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裂解后,抗原要靠体液免疫中的有效成分抗体进一步清除.
(2)图2细胞为浆细胞,它直接由B细胞 或记忆细胞分化而来.抗体以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此过程需要线粒体(细胞器)供应能量.
(3)在体液免疫中,记忆细胞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该种抗原记忆,当记忆细胞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
B.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可产生新的基因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物种之间可以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B.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种不断产生的过程
D.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概括为共同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肉毒类毒素是由两条链盘曲折叠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5种单体组成,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4分子水.
(2)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
(3)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将生长状况和色素含量相同的某种植物的绿色叶片平均分为四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先暗处理1个小时,再用适当的且相同的光照射1个小时,测其有机物重量变化如表格中第3、4两项所列(假设细胞呼吸对有机物的消耗的速率前后保持不变).
1.组别
2.温度/℃27282930
3.暗处理1h重量变化/mg-1-2-3-1
4.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相比2h重量变化/mg+3+3+3+1
5.光照1h中有机物的积累量/mgA
6.光照1h中有机物的合成量/mgB
(注:“-”号表示有机物减少;“+”号表示有机物增加)
(1)请你根据已知数据计算出表格中第5、6两项的A、B字母所表示的数据:A为5mg;B为9mg.
(2)从计算结果可以推断:该种植物绿叶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是29℃;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
(3)绿叶的光合作用与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关,这些色素可以提取出来并且加以分离.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常用的试剂名称是层析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