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B.细胞培养应在含95%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

C.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D.胚胎干细胞培养时,加滋养层是为了抑制胚胎干细胞分化

【答案】A

【解析】

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A、动物细胞培养是转基因动物培育的基础,A正确;

B、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95%的空气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B错误;

C、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属于无性繁殖,所以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不会发生改变,C错误;

D、为了抑制胚胎干细胞分化,通常使用的饲养层细胞,D错误。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和埃博拉病毒(EBOV)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高致病性RNA病毒。两种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均为单链RNA,变异性较强

B.两种病毒均需至少复制两次才能获得子代病毒RNA

C.两种病毒首次RNA复制所需的酶均在侵入宿主细胞后合成

D.SARS-CoV-2RNA可直接作翻译模板,EBOVRNA需复制后才能作翻译模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机体对抗肿瘤细胞的过程中,DC 细胞(具有抗原呈递功能的树突状细胞)和 NK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针对这两类细胞在杀伤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开展了相关研究。

1)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绝大多数的巨噬细胞仅具有较强的吞噬、处理抗原的能力。在受到抗原或特定信号刺激时,部分巨噬细胞可_____ DC 细胞,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从而激活机体的_____免疫功能。

2)正常机体中的NK 细胞能够杀伤肿瘤细胞,使其破裂,释放其内部抗原物质。这种杀伤作用是天然的,无需特定抗原预先加以致敏。因此,NK 细胞的功能属于免疫系统的第_____道防线。

3)为研究 DC 细胞与 NK 细胞在杀伤肿瘤细胞过程中的关系,研究人员利用体外培养的DC 细胞、NK 细胞、多种肿瘤细胞等进行相关实验。

①研究者先用 51Cr标记肿瘤细胞,然后与不同处理下的NK 细胞共培养,通过检测________(选择填写“上清液”或“沉淀”)中的放射性强弱来确定 NK 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裂解能力。

②下图所示实验结果说明_____

4)肿瘤组织中会有大量 NK 细胞、DC 细胞和效应 T 细胞聚集,若清除实验动物体内的NK 细胞可导致肿瘤组织中 DC 细胞数量和效应 T 细胞数量大幅下降。请综合(1~3)信息对此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内肝脏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液为_________B液为_________,图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填字母)

2)肝脏组织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知,B中的水分可以来自________(填字母),B中的CO2主要来自______(填字母)。

4)肝脏是形成尿素的主要场所,流经肝组织的血管的ab端尿素含量相比_______。(填a>b a<b 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为某高等动物生活史示意图,图2为图1中某阶段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1A过程表示_____过程,若A过程能使生物产生正常变异,则原因之一是该过程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______,出现基因重组的结果。

2)图2是图1___(填字母)阶段部分过程,该过程表示___

3)在图2中,F表示_______,数字①部位是_______,该部位细胞在功能上具有___。②部位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醛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用溴水检验CH2=CHCHO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B.1 mol HCHO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2 mol Ag

C.对甲基苯甲醛()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说明它含有醛基

D.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家族有两种遗传病:甲病是由于11号染色体上β基因突变导致蛋白结构异常,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表;乙病是只在X染色体上G6PD酶基因显性突变(用D表示)导致该酶活性降低而引起的,但女性携带者表现正常。下图1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II-10个体的致病基因只来自I-4个体。对家系部分成员的DN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来获取β基因片段,并对该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后的产物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基因型

表现型

β-β-β+β-β0β-

无异常

β+β0

中间型甲病

β0β0β+β+

重型甲病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乙病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对性状的控制

B.1I-1II-10所患的病是乙病

C.II-8的基因型为β+β- XdYβ-β- XdY

D.若图中II-9已怀孕,则M个体出现乙病的概率是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取某一红色花冠的2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分钟前甲溶液中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乙溶液

B.4分钟后乙溶液中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6分钟时甲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D.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溶质种类也一定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被新冠病毒感染后会引起发热,在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如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两种方式共同作用使体温升高

B.经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C.机体通过体液调节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增加产热

D.患者还伴有肌肉酸痛和头疼,产生这些感觉的部位分别是肌肉和大脑皮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