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如图所示,A、B、C为对某一植物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组,D为同一种被纸盒罩住的固定植株,纸盒匀速旋转,有单侧光照.则A、B、C、D中表现为直立生长的是(  )
A.B.C.D.

分析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光可以使尖端产生的生长素方式横向运输,使向光侧的生长素比背光侧的生长素少,生长素可以促进尖端以下的部位的生长,这样背光侧生长得快,向光侧生长得慢,植物就弯向光源生长.

解答 解:A、生长素不能通过玻璃片,因此单侧光照不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胚芽鞘不会向光弯曲生长,A正确;
B、生长素可以穿过琼脂片,单侧光照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错误;
C、胚芽鞘无尖端,单侧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向光侧,因此去尖端的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C错误;
D、由于固定植株被纸盒罩住,单侧光照不能影响到植株,所以表现为直立生长,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对于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的理解和应用的解题的关键,对于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经典实验的理解和灵活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为生物种类的概念图,则a、b、c依次代表(  )
A.原核生物  细菌  H1N1B.原核生物  细菌  乳酸菌
C.原核生物  细菌  酵母菌D.原核生物  植物  蓝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古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列关于组成“蚕丝”的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B.它的形成过程中有水产生
C.蚕丝服装适宜用加蛋白酶的洗衣粉清洗
D.它一定含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P、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植物体内几项生理活动关系示意图,其中abcdef代表与这些生理作用有关的气体请回答:

 (1)人体细胞可以进行的甲图的生理活动有②③(填数字),催化这些生理活动的酶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中.
(2)当②的代谢速率高于①的代谢速率时,对应乙图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cdef;以C18O2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含18O的细胞呼吸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填图中字母)
(3)图丙表示一昼夜(0~24时)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O2相对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B、C.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没有,理由是D点的氧气浓度低于A点,有有机物的净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1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中激素B是生长激素(一种蛋白质),它是由垂体细胞合成分泌的,参与该激素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2)胰高血糖素能与图1中受体b(用图中字母回答)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如果该受体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胰高血糖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降低.
(3)若甲状腺激素与图1中激素A的作用机理相似,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后与受体a结合,促使细胞合成新的蛋白酶,进而促进细胞代谢.怀孕母亲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升高(或增加),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尤其神经系统(脑)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
(4)分别用含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培养液同时培养甲状腺瘤组织,细胞培养72h检测甲状腺瘤组织细胞的数量变化(以吸光值的大小衡量细胞数量),结果如图2所示.由实验结果分析,在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作用下甲状腺瘤细胞正常增殖(增殖被抑制、正常增殖、加速增殖),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越大,甲状腺瘤细胞的数量变化是细胞数量越多(或增殖速率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扬所
B.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C.中心体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D.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入侵病原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B.植物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中的仙人掌,放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之中,其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兵团华山中学高二下月考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微生物的抗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与相应的环境因素有关?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研究探讨该问题。实验选用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K12。培养基3、7、11中含有链霉素,其它培养基中不含链霉素。请据实验回答:

(1)将原始对链霉素敏感大肠杆菌K12菌种涂布在培养皿1的表面培养,接着通过右图“印章”将培养皿1中的菌群“印”在培养皿2、3上培养。“印章”位置保持不变。上述不含链霉素培养基通常使用的是 ,据功能,培养皿3是 培养基。“印章”使用前需作 处理。

(2)培养基2中的菌落是 ,培养基3中的菌落是

(3)培养基3的A点处有菌落生长,将培养基2中相应的A点位置的菌落上挑出少量移入培养基4中。如图反复几次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解释“微生物的突变是自发的还是环境因素导致的”: 。培养液4、8中的菌液越来越少,但培养皿7、11中的菌落越来越多。原因是:

(4)要分离出单个菌落,除了本实验中的涂布法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法。

(5)现有5种营养缺陷型菌株1、2、3、4、5,它们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物质G,已知A、B、C、D、E都是合成G物质的必需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的顺序,于是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这几种物质并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根据以上结果,推测这几种物质的合成顺序应是

物质

突变体

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

A

B

C

D

E

G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 :表示生长 - :表示不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