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4和9B.4和27C.8和27D.32和81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方法规律总结:

亲代等位基因对数F1配子
种类数
F2基因
型种类数
F2表现型种类数F2中显示个体所占
的比例
1213121($\frac{3}{4}$)1
2223222($\frac{3}{4}$) 2
n2n 3n 2n ($\frac{3}{4}$)n

解答 解: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获得F1的基因型为AaBbCc,F1自交得F2,采用逐对分析计算:(1)F1(AaBbCc)形成的配子种类数为2×2×2=8种;
(2)F2的基因型种类数为3×3×3=27种.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对相关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并能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出F1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1979年,科学家将动物体内的能够合成胰岛素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成功.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采取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获取原胰岛素目的基因的过程.
(2)图中①DNA是以原胰岛素m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单链DNA,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了所需要的基因.
(3)图中③代表重组DNA,含原胰岛素基因基因.
(4)图中④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将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如图1,a表示每3h更换一次培养液的培养曲线,b表示不更换培养液的一段时间内的培养曲线.

(1)曲线a表示种群呈“J”型增长.理论上讲,呈现这种增长模型的条件是食物充裕、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2)曲线b表示的增长为“S”型增长.属于这种增长模型的种群,随种群密度(个体数量)的增加,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是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为零.当种个体数量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3)在实际情况下,塔斯马尼亚绵羊种群增长如图2,说明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会出现波动现象.
(4)在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43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2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 N=D头.
A  98B  121C  112D  129
②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条是BC
A  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  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立即开启锅盖,拿出培养基和工具待用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细胞》杂志刊登了康奈尔大学一项研究,该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质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旧的或者受损的蛋白质逮进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并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B.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C.“分子垃圾袋”边界应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该结构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D.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叶绿体提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图1为X、Y同源染色体的异同部分,图2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设为A、a)、乙(基因设为B、b)两种遗传病,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图1是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有一种遗传病,仅由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中的Y的差别部分.
(2)图2是某家族系谱图.
①从理论上讲,Ⅰ-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frac{1}{2}$,由此可见,乙病属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②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
③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frac{1}{4}$.
④设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当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4余该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frac{1}{2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金鱼是观赏价值很高的鱼类,利用体积较大的卵细胞培育二倍体金鱼是目前育种的重要技术,其关键步骤包括:①精子染色体的失活处理(失活后的精子可激活次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②诱导卵细胞染色体二倍体化处理等.具体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经辐射处理可导致精子染色体断裂失活,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2)卵细胞的二倍体化有两种方法:用方法一获得的子代是纯合二倍体,近似于植物的单倍体育种,在植物的单倍体育种时,使用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 但用方法二获得的子代通常是杂合二倍体,可能是因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造成的.
(3)用上述方法繁殖鱼类并统计子代其性别比例,可判断其性别决定的机制.若子代的性别为雌性,则其性别决定为XY型;反之则其性别决定为ZW型(已知WW或YY个体不能成活).
(4)研究发现,金鱼的双尾鳍(D)对单尾鳍(d)为显性,在一个自由交配的种群中双尾鳍的个体占36%.现有一对双尾鳍金鱼杂交,它们产生单尾鳍后代的概率是$\frac{16}{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可使用显微镜的是脂肪的鉴定,需要水浴加热的是还原糖的鉴定,两种试剂需要分别滴加的是蛋白质的鉴定.经苏丹Ⅲ染液鉴定后材料呈现橘黄色.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实验步骤是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3)图1是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此细胞所处的状态是质壁分离,⑤中充满着外界溶液(蔗糖溶液),⑥是原生质层,含有4层磷脂分子,此状况的细胞与其正常情况比较,细胞从外界溶液环境吸收水分的能力(吸水力)大.
(4)某生物课外小组尝试探究pH对某种鱼消化道中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经实验得知,该种鱼在18℃不同pH条件下,消化道各部分的蛋白酶活性如图2.据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H,在各自的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低的是肠蛋白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
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漏斗内外的水分
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甲图中①为清水,②为30%的蔗糖溶液)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A具有③半透膜(指明甲图中相应部位);B膜两侧具有浓度差.(2)丙图中⑦的名称为原生质层_,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丙图中的⑦,它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甲图中的③属于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而丙图中的⑦属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造成细胞失水,出现萎蔫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