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传统果园常进行单一化种植,经常爆发病虫害。某生态果园采用禽(牧)立体种养模式(如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流入该生态果园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该生态果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___________法进行采集、调查。在对果园中的七星瓢虫种群密度进行多年调查时,发现该果园七星瓢虫种群密度基本不变,说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防治果树虫害时,常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种群密度。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信息类型)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传统果园容易爆发病虫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传统果园相比,该生态果园具有什么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答案】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 取样器取样 稳定型 化学信息 传统果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稳定性弱 能收获更多产品;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

1、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2、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1)该生态系统既有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也有人工投放的饲料,因此流入该生态果园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

2)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在对某种动物种群密度调查时,若前后历经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3)防治果树虫害时,常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其中性引诱剂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传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稳定性弱,这是传统果园容易爆发病虫害的原因。

5)传统果园单一化种植,而生态果园采用立体种养,与传统果园相比,该生态果园具有能收获更多产品、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优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

B.人体体液中的物质可经细胞组织液血浆途径进行渗透

C.人体因吸入灰尘而出现过敏反应时,说明内环境稳态已失调

D.剧烈运动导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是神经一体液调节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对一个6公顷海岛上的歌带鹀的种群数量与繁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随成年雄鸟总数量增加,有领域与无领域的雄鸟数量均会增加

B. 繁育期繁殖雌鸟的数量增加,雏鸟出生后的成活率降低

C. 歌带鹀的领域行为和环境资源共同限制了种群数量的增长

D. 该岛上的歌带鹀种群数量会不断波动,种群K值约为80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采用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转基因绵羊,以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抗胰蛋白酶,其技术路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表达载体应当包括______,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酶是______,常用载体有________

2)核移植的受体应选用______期卵母细胞,之后通过______(写出一种具体方法)激活受体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3)进行胚胎移植时,胚胎应发育到______阶段,移植的方法有______。为一次性获得多个体,可使用胚胎分割技术,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在千岛湖地区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下图所示结果。已知乙岛上另一种鼠类——青毛硕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甲岛,且68月该岛上有黄鼠狼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岛上的社鼠与青毛硕鼠存在共生关系

B.3月到11月,两岛社鼠的环境容纳量均保持不变

C.两岛5月到6月期间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

D.黄鼠狼的捕食不是导致6月之后乙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唯一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m2)和3种杂草(均为1/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

2)稻田中全部的生物称为___________,其中福寿螺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___________关系。

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_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型增长。

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___________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___________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利用同种植物的盆栽苗进行实验研究。首先将该盆栽苗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置于高CO2浓度(5000μLCO2·L-1)下,乙组置于自然空气CO2浓度(360μLCO2·L-1)下,其它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培养9-10天后,再把甲乙两组都放在自然空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定两组植物在不同光强下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强为100μmolm-2-s1时,两组都有气体向外界释放,甲、乙两组释放的气体分别来自于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其中甲组的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3)从实验结果可知,甲组总光合速率____________(“>”或“=”或“<”)乙组。

4)播种甲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乙组的条件培养,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乙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关于“遗传信息表达”的相关资料,请回答:

资料一: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对“遗传信息如何从DNA传递到蛋白质”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961年,南非生物学家布伦纳、法国生物学家雅各布和美国遗传学家梅瑟生经过实验发现,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培养基中添加含C标记的尿嘧啶,培养一段时间后,裂解细菌离心并分离出RNA与核糖体,分离出的RNA含有C标记。他们把分离得到的RNA分子分别与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DNA杂交,发现RNA可与噬菌体的DNA形成DNA-RNA双链杂交分子,不能与细菌的DNA结合。

资料二: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DNA甲基化影响基因表达”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某种小鼠体内的A基因能控制蛋白X的合成,a基因不能控制蛋白X的合成。蛋白X是小鼠正常发育必需的一种蛋白质,缺乏时小鼠表现为个体较小(侏儒鼠)。A基因的表达受到A基因上游一段DNA序列(P序列)调控。P序列甲基化(胞嘧啶上添加—CH3)后,A基因不能表达;P序列非甲基化时,A基因正常表达,如图。A基因的P序列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能正常表达,在卵细胞中是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不能表达。

1)资料一实验中,选择尿嘧啶作为标记物的原因是_________,合成含C标记的RNA分子的模板是_____________,新合成的含C标记的RNA通常和核糖体结合在一起,开始进行____________过程。

2)资料一中实验结果表明,DNA到蛋白质之间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是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由资料二可知,DNA甲基化会改变基因的表达,导致基因控制的性状发生改变。这种现象__________(“属于”或“不属于”)基因突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

4)某基因型为Aa的小鼠是侏儒鼠,产生该侏儒鼠的原因是__________。若纯合侏儒雌鼠与纯合正常雄鼠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所示,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首先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B.换高倍物镜时需转动转换器

C.换高倍镜后,视野中细胞数量增多D.换高倍镜后,视野可能会变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