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曾引发我国部分民众抢购碘盐,传言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对此卫生厅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明确表示,碘摄入量不足会导致甲状腺肿,但盲目过量吃碘盐或碘片,亦会导致甲状腺肿.某科研小组利用动物园饲养的狗设计以下实验来验证上述结论.
材料用具: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正常成年狗若干,普通饲料(缺碘,其他营养全面),五组不同浓度的碘水(2μg/L、4μg/L、6μg/L、8μg/L、10μg/L),红外微光谱仪(通过体表测定狗甲状腺大小).
实验步骤:
  ①取五只生长发育状况一致成年狗随机编号A、B、C、D、E.
  ②分别给A、B、C、D、E五只狗每天定时饲喂等量且适量普通饲料并添加等量且适量的不同浓度的碘水.
  ③然后在动物园随机散养饲养一段时间后,用红外微光谱仪测定每只狗甲状腺大小,并记录分析.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至少有三项错误请你改正:取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正常成年狗随机均分成A、B、C、D、E五组,每组若干只;分组后先用红外微光谱仪测定各组每只狗甲状腺大小并记录;应实施实验变量后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一段时间.
(2)科研小组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碘的作用具有最适浓度,在最适浓度时几乎不发生甲状腺肿,在低浓(小于6μg/L)时,随浓度的降低,甲状腺肿的患病率逐渐升高达到40%左右;在高浓度(大于6μg/L)时,随浓度的升高,甲状腺肿的患病率逐渐升高,结果与低浓度接近.请你将此结论用坐标曲线图表示出来.
碘浓度对甲状腺肿患病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分析 实验设计要符合对照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及单一变量原则故,应取多只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正常成年狗随机均分成A、B、C、D、E五组,统计实验前后甲状腺的大小变化情况.实施实验变量后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一段时间.由题意可知,在浓度为6μg/L时,甲状腺肿的患病率最低,高于或低于此浓度患病率均升高,据此绘图.

解答 解:(1)为符合对照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应取多只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正常成年狗随机均分成A、B、C、D、E五组,每组若干只.实验结果要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变化情况,故应在实验前后分别先用红外微光谱仪测定各组每只狗甲状腺大小并记录,统计甲状腺的大小变化情况.为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不能随机散养,实施实验变量后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一段时间.
(2)由题意可知,在低浓度(小于6μg/L)时,随浓度的降低,甲状腺肿的患病率逐渐升高达到40%左右;在高浓度(大于6μg/L)时,随浓度的升高,甲状腺肿的患病率逐渐升高,结果与低浓度接近,故在浓度为6μg/L时,甲状腺肿的患病率最低,据此绘图.
故答案为:
(1)取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正常成年狗随机均分成A、B、C、D、E五组,每组若干只.
分组后先用红外微光谱仪测定各组每只狗甲状腺大小并记录.
应实施实验变量后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一段时间.
(2)碘浓度对甲状腺肿患病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动物激素的实验设计,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β一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植物、藻类和真菌中,人体内不能合成β-胡萝卜素,必须从外界摄取.工业上大量获得β一胡萝卜素主要通过三孢布拉氏霉菌发酵生产.请回答:

(1)根据胡萝卜素分子中碳碳双键.的数目可将胡萝卜素分为α、β、γ三种.一分子β一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因此,β-胡萝卜素可以用来治疗夜盲症等疾病.
(2)培养三孢布拉氏霉菌时,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四大类.为了获得高产菌株的单个菌落,接种时可用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平板)划线.操作,为了使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进行该操作时应该特别注意两点,一是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并待其冷却),二是下一次划线都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
(3)让高产菌株大量繁殖的过程叫菌种培养,大量产生胡萝卜素的过程叫发酵培养.这两个过程中,发酵培养的培养基中碳/氮比例更高,原因是胡萝卜素中含有碳和氢、不含氮,三孢布拉氏霉菌产生胡萝卜素需要大量碳源.
(4)萃取胡萝卜素时一般选择石油醚作萃取剂,原因是该有机溶剂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具有较高的沸点并且不与水混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耐高浓度实食盐的致病菌,为探究某天然植物抗菌液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某实验小组按照以下实验步骤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防止杂菌污染,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固体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为检测灭菌效果可对培养基进行不接种培养(或空白培养).
(2)将配制好的多组培养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加入适量的天然植物抗菌液,乙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后,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别接种到甲乙两组对应的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不同组别的菌落数.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致病性,因此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一方面是防止培养基被外界环境中的杂菌污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操作者本身被致病菌感染.
(3)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NaCl溶液可筛选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自然条件下,哺乳动物不发生孤雌生殖.2014年3月,云南农大科研团队把猪卵母细胞进行人为的孤雌激活处理,使其发育成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获得世界上第一批成活的孤雌生殖克隆猪.这种克隆猪不同于核移植获得的克隆猪,现将两种技术进行比较.

(1)图中过程 ①②③④是获得孤雌克隆猪的技术流程,那么获得核移植克隆猪的技术流程是过程⑤⑥③④(填序号).
(2)孤雌生殖克隆猪仍然是二倍体生物,但由于缺少父方亲本基因,导致其生长发育中出现多种问题,但给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3)孤雌激活处理其实质是要激活卵母细胞细胞核全能性(增殖分化),使其发育成早期胚胎,得到克隆猪.
(4)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中也会用到卵母细胞,需要选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期的卵母细胞,并用微型吸管吸出细胞核和第一极体.
(5)早期胚胎移植时,必需移植到同种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子宫中,才可能移植成功.
(6)可以从良种不同的克隆猪中提取mRNA进行研究,也可通过反转录方法得到多种cDNA,并通过
PCR技术扩增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控制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了获取更多的青蒿素,科学家采用多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18条),通过传统的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
方法二: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技术,利用酵母菌细胞合成靑蒿素(如图所示).
(1)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青蒿素的工厂化生产,可将青蒿素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发酵罐中培养,经有丝分裂方式实现细胞数目的增多并产生大量的青蒿素.
(2)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菌细胞过程中,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ADS酶基因,继而可利用DNA分子杂交 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3)图中①②过程无论发生在青蒿素细胞中,还是发生在酵母细胞中,都能产生相同的物质FPP,原因是都具有FPP合成酶基因,FPP合成酶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两种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写出2点)
(4)实验发现,酵母细跑导入相关基因后,该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酵母细胞中部分FPP用于合成固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5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生物时间(min)
0510152025
萌发的种子081623934
蚯蚓04.5911.513.515.5
(1)装置图中的Y溶液作用是吸收实验过程中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排除微生物及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或对照作用)
(2)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有色液滴将向左移动(填“左”或“右”),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0.9mm/min.
(3)另一组该实验装置每隔5min测量时,将注射器活塞
往下移动(填“上”或“下”),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停止,根据活塞移动距离可测出气体的变化量,其中以小麦为材料的结果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为0.22ml/min,在此过程中,有氧呼吸的强度越来越弱.
时间(min)0510152025
01.53.04.25.0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已知下列三种单细胞生物,它们具有相似的特点:具有细胞壁、没有核膜、无成形的细胞核.在研究它们生活所需条件的实验中得出了下列结果(表示需要).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必须的生活条件
二氧化碳葡萄糖
A
B
C
(1)从细胞结构特点上看,它们都属于原核生物.
(2)B的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
(3)C能利用CO2和H2O合成有机物,这一过程所需的能量来自氨氧化分解,这种合成作用称为化能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研究发现,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高氧及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叶绿体中的C5会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产生CO2.这是除细胞呼吸外,植物分解有机物产生CO2的另一条途径.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过程中,CO2被叶绿体中的C5固定,首先形成C3化合物.
(2)光照条件下,植物细胞产生CO2的另一条途径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
(3)与黑暗相比,光照下植物体有机物的损耗量会增大(“增大”或“减少”).
(4)如图表示不同CO2浓度下温度对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据图可知,高CO2浓度时,植物的光合速率较快,这可能是因为CO2浓度高时,C5与O2反应被抑制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A(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细胞中一个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正常细胞中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会将它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Smac从线粒体释放时需消耗能量

B.癌细胞中Smac从线粒体释放可能受阻

C.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癌细胞中IAPs过度表达有关

D.Smac与IAPs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