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B、C、D、E、F,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F.
(2)图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呼吸消耗以及未被利用的部分外,还有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
(3)种群丙在a、b、c、d四个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a时期.
(4)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大量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都下降.

分析 分析图1:A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库,C为分解者,B、D、F为消费者,E为生产者,构成的食物链E→F→D→B.
分析图2: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乙为初级消费者、丙为次级消费者,甲为三级消费者.

解答 解:(1)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即图中B、C、D、E、F;图2中的乙表示初级消费者,相当于图1中的F.
(2)图1中流入D(第三营养级)的总能量小于F(第二营养级)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第二营养级)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呼吸消耗以及未被利用的部分外,还有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
(3)种群丙在a、d、c、d四个时期中,a点种群数量最大,即种群密度最大.
(4)白化苗植物会死亡减少,F和D是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依赖于植物,所以F和D的数量都会减少.
故答案为:
(1)B、C、D、E、F      F
(2)分解者
(3)a
(4)都下降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能准确判断图1中各种成分的名称;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三年级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甲、乙、丙三个病人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素症状,医生给这三个病人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分别检验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水平,并与健康人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结果如下。

请回答问题:

(1)正常情况下,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下, 释放的TRH能够调节_____________分泌TSH,TSH作用于甲状腺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调节全身的细胞代谢。

(2)病人甲注射TRH 30min后,体内TSH浓度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病人乙注射TRH 30min后,TSH浓度无显著变化,说明病人乙日常体内的TRH、TSH浓度与健康人相比依次为 (“高”或“低”或“相似”),综合上述因素,医生初步判断病人甲可能是 功能缺陷,病人乙可能是 功能缺陷。

(3)病人丙注射TRH前,TSH高于正常人的原因是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少,致使垂体产生大量TSH,这种调节属于 。根据检验结果推断,注射TRH或TSH_______(“能”或“不能”)提升病人丙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如图表示某种蝴蝶纯合亲本杂交产生的1335只F2后代的性状,翅色由基因M/m控制、眼色由基因N/n控制,两对基因均属于细胞核基因.请回答:
(1)蝴蝶眼色遗传中绿眼为显性,绿眼个体中纯合子占$\frac{1}{3}$或$\frac{2}{3}$.
(2)有性生殖过程中,两对等位基因间发生自由组合的前提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中数据不能证明眼色和翅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图中数据是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的结果,不能表明相对两对性状之间的关系.
(3)假定控制眼色和翅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①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MmZNW、MmZNZn
②F2中黄翅绿眼个体占$\frac{3}{16}$;F2黄翅绿眼中雌雄个体的比例约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某一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和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关系图.请回答以下列问题.

(1)若图Ⅰ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可以表示的细胞是A.
A.体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2)假设该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50%.
(3)图Ⅱ中有4个染色单体,如果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基因突变或染色体交叉互换.
(4)图Ⅱ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关系可用图Ⅲ中的乙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浆细胞是唯一能产生、分泌抗体的细胞,可以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分化而来,其分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T细胞把抗原呈递给B细胞 
②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③抗原刺激记忆细胞 
④B细胞的有丝分裂.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突触和神经纤维的结构示意图,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①、②、③中的未兴奋部位是①③,①②间的兴奋传导方向为②→①(用箭头和序号①②表示),该方向与膜内(填“外”或“内”)的电流方向一致.
(2)突触后膜传递完兴奋以后,其膜电位变化外负内正→外正内负.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的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含有3条食物链,该食物网的主要成分是绿色植物.写出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绿色植物→兔→鹰.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兔、蚯蚓、蚱蜢,蛇是三级消费者,鹰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是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
(3)图中的兔和蚱蜢是竞争关系.图中所列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再与分解者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群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请回答下列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问题.

(1)图甲a杯中放浓蔗糖溶液,b杯中放与a等量蒸馏水,将一块白萝卜条劈成“人”字形,分别放入两杯中,几十分钟后观察,a杯中萝卜条的变化:收缩(填“膨胀”或“收缩”);b杯中液体量的变化:减少(填“增多”或“减小”).
(2)图乙为某种植物幼苗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因甲组幼苗根系从0h开始吸收K+、NO3-,促进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在6h后开始渗透吸水,使鲜重逐渐提高.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图丙,以紫色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在细胞存活和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Y/X或(Y-X)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用X、Y表示)
(4)作图,请在如图丁所示的坐标中,分别用a、b、c三条曲线来描述氧分压对物质跨膜运输速率的影响.a、b、c分别对应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酒精的跨膜运输和水稻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收K+三种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表示一个验证脱落酸有促进叶柄脱落功能的实验,1~4是剪去叶片的叶柄,对1做了如图所示的处理.下列相关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实验分析,1为对照组,2、3、4为实验组,且对2、3、4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B.实验结果若为1和2脱落,3、4不脱落,则说明脱落酸有促进叶柄脱落的功能
C.1为实验组,应选择2为对照组,且对2的处理应为在叶柄切口处放置不含脱落酸的羊毛脂
D.若在24 h内,1、2、3、4叶柄都不脱落,则说明脱落酸没有促进叶柄脱落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