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已知某生物的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在减Ⅰ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D、走向两极的均为A、a、B、b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专题: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复制而来的基因分开,移向细胞两极.
由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a与a分离,B与b分离,且a和B(b)的组合是随机的,因此形成的精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b或者aB;减数第一次分裂B和b不能走向同一极.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相同.
解答: 解:在减Ⅰ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a与a分离,B与b分离,且a和B(b)的组合是随机的,B和b不能走向同一极,故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掌握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与相应的基因结合推断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应该注意的是给出的基因型为aaBb不是AaBb,ABD选项都涉及A,故都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健康人的尿中含有极微量的蛋白质,若尿液中蛋白质总量过高,则称为蛋白尿.除了肾脏疾病和涉及肾脏的其他疾病会引起蛋白尿外,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也会出现暂时性蛋白尿.临床上常用双缩脲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尿中的蛋白质.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你在某次剧烈运动后是否出现了蛋白尿.
(1)材料用具:试管、量筒、剧烈运动前后的尿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2)实验原理
 

(3)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甲中加入运动前自己的尿液2mL,乙中加入剧烈运动后自己的尿液2mL.
③先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再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④对比观察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4)预测结果及相应结论.
预测结果相应结论
若甲、乙两支试管中溶液均为浅蓝色
 
 
剧烈运动后,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车前草病毒(HR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都是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它们侵犯后导致植物症状不同,如图甲所示,将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离,使其单独感染植物,或使不同病毒的RNA与蛋白质之间重新组合形成重组病毒,然后使其感染植物,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A和图B表现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2)在图乙中画出叶片①,叶片②,叶片③表现的症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能正确表示高等动物胚胎发育顺序的是(  )
A、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桑椹胚→幼体
B、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原肠胚→囊胚→幼体
C、受精卵→卵裂→囊胚→桑椹胚→原肠胚→幼体
D、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幼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四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心法则体现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
B、马和驴杂交生出的骡子是二倍体
C、高茎豌豆(Dd)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
D、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B、该过程的模板是RNA,原料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C、该过程合成的②③④⑤都是多肽链
D、合成①的场所在细胞核,合成⑥的场所在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相符的是(  )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多细胞生物体内的单个细胞对生命整体不起作用,且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C、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所需CO2的主要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某高等植物细胞核DNA含量与细胞周期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图中的一个细胞周期可用E→I表示
B、B→C期间的DNA分子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可能性大
C、二倍体生物CD段细胞内可出现2个或4个染色体组
D、在整个细胞周期中的不同阶段,活动旺盛的细胞器的种类有所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