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有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由此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可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以下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
(一)实验材料:
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试管,吸管等.
(二)实验步骤:
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
②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并将其剪碎,利用某种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③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生理盐水.
④分别从5支试管吸取适量的培养液,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记录数据.
⑤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⑥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记录数据.
(三)分析:
(1)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哪些原则?对照原则、等量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至少写出两个).
(2)第②步中所用的“某种酶”是指胰蛋白(或胶原蛋白)酶.上述细胞培养液中必须包含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糖类、氨基酸、无机盐、水、血清(至少写出三种)等.
(3)这位同学在操作上存在两处错误,请指出并指正:
a.步骤⑤在“冰箱中”应该为在“适宜温度下”或“在恒温箱中”;
b.步骤⑥“从静置的”应改为“振荡摇匀后”.
(4)该学生根据修改后的正确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 1 2 3 4 5
 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 0.1 0.2 0.3 0.4 0
 培养前细胞数目(个/mL) 350 363 342 335 336
 培养后细胞数目(个/mL) 320 275 186 96 560
(4)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氯二乙胺浓度增大,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5)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绘出培养后细胞数目的折线图.

分析 分析题意和表格数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二氯二乙胺的浓度,因变量是细胞个数,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都能抑制细胞的增殖,且随着二氯二乙胺浓度增大,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解答 解:(1)在该实验中有空白对照组,遵循了对照原则,各组的培养条件相同,遵循了等量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2)第②步中将某种动物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必须包含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糖类、氨基酸、无机盐、水、血清等.
(3)该实验操作上存在两处错误:
a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在适宜温度条件下,故步骤⑤在“冰箱中”应该为在“适宜温度下”或“在恒温箱中”.
b步骤⑥“从静置的”应改为“振荡摇匀后”这样使统计细胞数目准确.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氯二乙胺浓度增大,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5)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绘出培养后细胞数目的折线图.

故答案为:
(1)对照原则、等量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2)胰蛋白(或胶原蛋白)     糖类、氨基酸、无机盐、水、血清
(3)a步骤⑤在“冰箱中”应该为在“适宜温度下”或“在恒温箱中”
b步骤⑥“从静置的”应改为“振荡摇匀后”
(4)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氯二乙胺浓度增大,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5)

点评 本题是探究性实验,考查考生分析实验目的获取自变量、因变量的能力,分析实验数据.获取实验结论的能力.纠错的能力,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高三上第一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海南)甲(ATGG)是一段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

B.甲、乙共由6种核苷酸组成

C.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2•上海)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 )

A.8 B.7 C.5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广西大学动物科学院培育出转基因动物--带有巴马香猪长肉基因的小白鼠.他们将长肉基因与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片段整合植入5只公鼠的睾丸中,这些公鼠与8只母鼠交配后,产下60只小白鼠,科研人员采集小白鼠的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发现,在23只小白鼠的细胞中观测到绿色荧光,37只不含转基因成分.以下相关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所需的基因操作工具有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和动物病毒
B.长肉基因是标记基因,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是目的基因
C.运用的生物技术有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DNA重组技术
D.据此分析可知长肉基因在小白鼠细胞中正常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科学家在某种农杆菌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花茶新品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质粒能够在受体细胞中保存并大量复制
B.体细胞可作为转基因植物的受体细胞
C.抗枯萎病基因进入金花茶细胞后,其传递和表达不再遵循中心法则
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枯萎病金花茶,将来产生的花粉中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为吉林大学农学部奶牛繁育基地成功培育出的一头携带转人赖氨酸基因的克隆牛“织女”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克隆牛“织女”的诞生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水平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 (至少答出两项)
(2)实施基因工程包括四个基本操作步骤,其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实现②过程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3)现有-长度为1000碱基对(by)的DNA分子,用限酶EcoRI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by,说明此DNA分子为环状 (填“线性”或“环状”),用Kpn I单独酶切得到4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Ⅰ、KpnⅠ同时酶切后得到2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请绘出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的示意图: (请在图中标明限制酶的类型、酶切位点和碱基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植株自交后代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frac{1}{4}$
B.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C.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中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D.如果只研究茎秆高度的遗传,则图中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常德市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津市市校级月考)下面关于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叫二肽

B.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键是﹣CO﹣NH﹣

C.脱水缩合形成的水分子数与肽链数相等

D.脱下的水分子中氢来自羧基和氨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