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 RnaseP酶,是由20%蛋白质和80%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这种酶相同的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C.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D.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解答 解:根据题意中“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说明该酶的化学本质是RNA.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酶化学本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外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泌蛋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B.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囊泡

C.④代表的结构内膜蛋白质的含量较外膜的蛋白质含量高

D.图中表示的过程在发菜中也能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葡萄糖,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淀粉,A是N、P元素.
(2)图中Z是核糖核苷酸,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现红色.
(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写出由P形成Ⅳ的结构层次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4)Ⅱ和Ⅳ两者都有多样性,两者多样性的关系是Ⅱ的多样性决定了Ⅳ的多样性.
(5)一分子Y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三分子物质构成,其结构简图是
(6)如果X组成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则I的名称是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沸水浴条件下,脂肪与苏丹Ⅲ发生作用呈红色
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D.常温条件下,脂肪与苏丹Ⅳ发生作用呈橘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A,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B有细胞结构,且A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无细胞结构,其绝大多数营寄生或腐生生活.
(2)A、B具有相似的结构为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两者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若C是HIV病毒,则B与C的遗传物质相比,在组成上有哪些不同B的遗传物质是DNA,C的遗传物质是RNA,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碱基含T无U,RNA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含U无T.
(3)今年来,我国多地流域出现水华现象,原因是流域中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从而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甲是淀粉酶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个条件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时,E点不变,D点右移B.pH=a时,E点不变,D点右移
C.pH=c时,E点为零D.淀粉的量增加时,E点下移,D点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细胞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胆固醇可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核酸的多样性只与五碳糖及碱基的种类有关
C.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仅存在于肽键和肽链一端的氨基中
D.tRNA、神经递质、激素发挥一次作用后都会失去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
②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液等;
③维持细胞内液、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分别是K+、Na+
④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人体维持内环境的调节能力有限;
⑤严重腹泻、呕吐,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由于Na+不吃不排,所以不必补充.
A.①②④⑤B.②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豚鼠的胰腺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17min后出现在a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在a前放射性先出现在图中的分泌泡中
B.标记的亮氨酸先集中在核糖体上
C.此过程和线粒体的作用密切相关
D.此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的紧密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