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P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表达
B. 由图可知,物质P的浓度不是影响抑制率的唯一因素
C. 由曲线可知,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应为1.00 g/L
D. 若物质P属于蛋白质,其与癌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可能促进癌细胞的分化
【答案】B
【解析】本题结合实验的曲线考查细胞癌变及其防治,要求考生理解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机理,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曲线,分析随物质P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延长,肝癌细胞受抑制率升高,得出物质P可能的作用效果,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是细胞内的正常基因,其中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则主要是阻止组织细胞不正常的增殖,两者正常表达的结果是维持细胞正常的增殖,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若发生突变,才会引起细胞癌变;图中曲线表明,随物质P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延长,肝癌细胞受抑制率升高,说明物质P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正常表达,A错误;由图可知,物质P的浓度不是影响抑制率的唯一因素,物质P处理肝癌细胞的时间长短也是影响抑制率因素,B正确;由曲线可知,物质P浓度为1.00 g/L时肝癌细胞抑制率最高,只能说明图中各浓度中浓度为1.00 g/L的物质P抑制癌细胞效果最好,但没有物质P浓度大于1.00 g/L后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不能确定物质P浓度大于1.00 g/L后抑制癌细胞效果会不会更好,故不能得出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就一定为1.00 g/L,C错误;若物质P属于蛋白质,其与癌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根据曲线变化可推知,物质P可能促进癌细胞的增殖,而不是促进癌细胞的分化,D错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人体甲状腺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缺碘会引起大脖子病
B.甲状腺激素水平低时不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补充
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相互协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D.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有利于细胞产生更多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5分)某些农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纤维素经过水解可以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再经过发酵可以生产酒精。如图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酒精的大致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要经过纤维素分解菌分解成葡萄糖。人们常常是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常用的方法是 。其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 选择培养→ →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 的菌落。
(2)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含有三种组分,即 。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 ,第三种酶将它分解成葡萄糖。
(3)图中发酵阶段常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在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 来检验。
(4)利用葡萄能生产果酒,进而生产果醋,生产果醋常用的菌种是醋酸杆菌,醋酸杆菌与酵母菌在代谢类型上的区别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时期细胞和丙时期细胞均含两个染色体组
B. 甲→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要合成RNA聚合酶
C. 乙→丙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D. 丙→丁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表示中华绒螯蟹三个群体间某基因片段的差异率。从中可以看出,这三个群体之间表现出( )
群体间 | 群体1 与群体2 | 群体2 与群体3 | 群体1 与群体3 |
某基因片 段差异率 | 15.1% | 16.2% | 15.3% |
A. 基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群落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