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如图是一个精原细胞,它进行减数分裂不可能产生的精细胞是(  )
A.B.C.D.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 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图示精原细胞,它进行减数分裂时,一对大染色体分离,另一对小染色体也分离,大染色体与小染色体自由组合,因而不可能产生的精细胞是B图含一对大染色体的细胞.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原核细胞一定没有(  )
A.细胞膜B.细胞壁
C.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细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孟德尔作出假说的核心内容是“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同”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了“演绎推理”的过程
C.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说明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中图A为某高等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该生物体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该生物体细胞的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G1期是DNA合成前期,为S期做准备;S期是DNA合成期;G2期是DNA合成后期,为M期做准备.)

(1)图A中,2、4分别代表染色单体、着丝点,图A相当于B图中的M期(填字母).
(2)该生物体细胞在分裂末期不会填“会”或“不会”)出现细胞板,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C图中DNA含量为2(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3)细胞周期中某时期所需时间的计算公式是t=T×$\frac{n}{N}$(T为一个细胞周期所需的时间,N为取样的总细胞数,n是该时期的细胞数).根据B、C图与该计算公式,可知C图中处于S期细胞数是2(千个).
(4)请依据图B在图D中画出该生物体细胞一个细胞周期内染色体数量的变化曲线.(不要求标注细胞周期中的各个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中涉及的一些关系,不符合集合图所示关系的是(  )
A.①质粒   ②载体   ③DNA
B.①cDNA文库   ②部分基因文库   ③基因组文库
C.①植物组织培养  ②植物体细胞杂交  ③细胞工程
D.①动物细胞核移植  ②动物细胞工程  ③细胞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B.变形虫的细胞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病毒是一类比细胞更简单的生物,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病毒
D.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②决定
B.神经细胞膜上识别递质的是①
C.b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D.人肝细胞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排出细胞外,VLDL排出细胞外的方式最可能为a所示的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AN只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B.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通式为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这,按其功能可分为结构蛋白、催化蛋白、运输蛋白、调节蛋白、免疫蛋白等
D.组成核酸的核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的种类依次为8种、2种和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花青素是构成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广泛存在于深红色、紫色或蓝色的蔬菜水果中,在酸性条件下偏红,碱性条件下偏蓝.
(1)牵牛花的花瓣颜色主要由花青素决定.凌晨3:00时,花瓣的颜色偏红,理由是黑暗条件下,牵牛花只进行呼吸作用,细胞内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细胞液pH值下降,偏酸,使花青素显示偏红.
(2)为了使食品有花青素的颜色,需要进行色素的提取,工艺流程如下:
实验原料$→_{添加金属离子研磨}^{加75%酒精}$组织匀浆$→_{搅拌、离心}^{水浴保温70分钟}$上清液→测花青素提取率
若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研磨时对加入的酒精和金属离子有一共同的要求是要对人无害或有益.兴趣小组分别对水浴温度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显示,水浴温度在69-71℃范围内,提取率较高.他们认为要达到最高提取率,还必须对水浴温度进行优化,并确定以此为探究课题.请为探究实验设计一张实验结果记录表(注意体现实验温度的变化)
水浴温度69℃70℃71℃
分组编号ABCABCABC
提取率
平均提取率

(3)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也含有花青素而呈紫色.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图所示).

第一次观察时可观察到紫色大液泡几乎充满细胞,大液泡周围只有很薄的无色区域,原因是表皮展平在清水中,细胞吸水,液泡体积增大,几乎充满细胞.第二次观察时可发现细胞的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此时细胞液的浓度将变大(增加),无色区域充满蔗糖(外界)溶液.某学生在第三次观察时,发现质壁分离不能复原,原因之一是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或质壁分离时间过长),细胞已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