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在DNA分子中出现的概率不同 | |
B. | 两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粘性末端都是-AGCT | |
C. | 分别用这两种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能形成重组质粒 | |
D. | 实验中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酶的浓度等控制酶切效果 |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 解:A、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均为6个,所以在DNA中出现的概率相同,A错误;
B、两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粘性末端分别为-AGCT和-TCGA,B错误;
C、两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粘性末端不同,无法形成重组质粒,C错误;
D、实验中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酶浓度等控制切割效果,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C02浓度(ppm) | 光照强度 | 净光合速率(μmol•m-2•s-2) | 叶绿素含量(mg/g) |
A | 300 | 高光强 | 0 | 2.1 |
B | 300 | 低光强 | -2.6 | 3.0 |
C | 700 | 高光强 | 5.6 | 2.0 |
D | 700 | 低光强 | 1.7 | 3.0 |
E | 1000 | 高光强 | 8.2 | 1.9 |
F | 1000 | 低光强 | 3.8 | 2.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过程有5种碱基参与,不能发生在叶绿体中 | |
B. | 该过程的模板是mRNA,原料是20种游离的氨基酸 | |
C. | 图中共有3种RNA,mRNA上有遗传密码子 | |
D. | 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染色体DNA分子,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均为20 | |
B. | 育种学家要测定玉米基因组DNA序列,需要测定11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 |
C. | 玉米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组数不同 | |
D. | 玉米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40个DNA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处理(光照强度为Q) | 真正光合速率 (μmol CO2•m2•s-1) | 相对气孔开度(%) | 水分利用效率 | |
A | 对照 | 大气CO2浓度 | 27.05 | 50 | 1.78 |
B | 干旱 | 22.55 | 35 | 1.87 | |
C | 对照 | CO2浓度倍增 | 31.65 | 40 | 2.45 |
D | 干旱 | 23.95 | 30 | 2.5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淋巴因子使致敏的B细胞增殖分化 | |
B. | 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 |
C. | 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 |
D. | RNA聚合酶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A.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
B.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
C.控制孩子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纯合的
D.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几率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