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有关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和Xho I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分别为AAGCTT和CTCGAG,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在DNA分子中出现的概率不同
B.两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粘性末端都是-AGCT
C.分别用这两种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能形成重组质粒
D.实验中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酶的浓度等控制酶切效果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 解:A、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均为6个,所以在DNA中出现的概率相同,A错误;
B、两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粘性末端分别为-AGCT和-TCGA,B错误;
C、两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粘性末端不同,无法形成重组质粒,C错误;
D、实验中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酶浓度等控制切割效果,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表为对某种植物分别在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C02浓度下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研究数据,请回答相关问题:
组别C02浓度(ppm)光照强度净光合速率(μmol•m-2•s-2)叶绿素含量(mg/g)
A300高光强02.1
B300低光强-2.63.0
C700高光强5.62.0
D700低光强1.73.0
E1000高光强8.21.9
F1000低光强3.82.9
(1)A组实验中植物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2)据表分析,影响此植物中叶绿素相对含量的主要因素为光照强度.以上结果表明,该植物可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3)D组实验中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来自于外界环境和线粒体.
(4)实验中,若将C组实验中的植物转入E组的实验条件下,短时间内其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将上升(填“上升”、“下降”或“基本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属于行为信息的是(  )
A.电磁波B.植物分泌的物质C.蜜蜂跳舞D.昆虫的性信息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有5种碱基参与,不能发生在叶绿体中
B.该过程的模板是mRNA,原料是20种游离的氨基酸
C.图中共有3种RNA,mRNA上有遗传密码子
D.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能合成白细胞介素2(IL-2).该蛋白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在体内易被降解.研究人员将1L-2基因与人血清白蛋白(HAS)基因拼接成一个融合基因,并在酵母菌中表达,获得具有1L-2生理功能、且不易降解的1L-2-HSA融合蛋白,其技术流程如图.请回答:
(1)图中③过程的模板是IL-2的cDNA.表达载体1中的位点a应为限制酶Bg1Ⅱ的识别位点,才能成功构建表达载体2.
(2)表达载体2导入酵母菌后,融合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与1L-2蛋白对应的碱基序列不能含有终止密码子,才能成功表达出IL-2-HSA融合蛋白.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3)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37℃,此外还需要通入无菌的95%空气和5%CO2(气体).
(4)应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检测酵母菌是否表达出IL-2-HSA融合蛋白.
(5)如果基因表达载体2导入的是优质奶牛的受精卵细胞,经胚胎培养后移入受体母牛子宫内可以存活的生理学基础是母牛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玉米体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染色体DNA分子,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均为20
B.育种学家要测定玉米基因组DNA序列,需要测定11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C.玉米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组数不同
D.玉米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40个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探究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者采用人工气候室和控水实验,模拟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的条件进行试验.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处理(光照强度为Q)真正光合速率
(μmol CO2•m2•s-1
相对气孔开度(%)水分利用效率
A对照大气CO2浓度27.05501.78
B干旱22.55351.87
C对照CO2浓度倍增31.65402.45
D干旱23.95302.55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真正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开放度降低,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当干旱胁迫发生时,C02浓度倍增能提高真正的光合速率和水分的利用效率.
(2)依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不能判断在B组实验条件下,该组植物能积累有机物.其理由是不知道该条件下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
(3)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植物细胞间CO2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渐升高.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
观点一:光合产物的输出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最后阻碍了C0:的吸收和利用;
观点二:细胞内水分亏缺导致叶绿体片层结构破坏,从而直接影响光反应,而且不能恢复.
某高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学校条件设计实验,探究以上哪种观点是成立的.其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①将培养在干旱条件下的植物幼苗分为两组;②对其中对照组植物幼苗的处理应是保持原状,而对实验组植物幼苗的处理应是正常供水(或浇水、补水).
最后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即可获得相应的实验结论,进而作出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淋巴因子使致敏的B细胞增殖分化
B.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C.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D.RNA聚合酶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A.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

B.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

C.控制孩子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纯合的

D.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几率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