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图1、2、3所示方式的实现均需要受体参与
B.图1、2、3所示方式利于实现细胞间功能的协调
C.图1、2中的细胞b、d可以是同一种细胞
D.图1、3所示的方式不能同时发生在免疫调节中

分析 分析图示,图1表示体液调节,图2表示神经调节,图3表示细胞间通过糖蛋白进行信息交流.

解答 解:A、体液调节,靶细胞表面有信息分子的受体,神经调节突触后膜有神经递质的受体,两细胞直接接触,需要糖蛋白做受体,A正确;
B、图1、2、3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利于实现细胞间功能的协调,使多细胞生物体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B正确;
C、图1表示体液调节,图2表示神经调节,同一个细胞可以既受神经调节,又受体液调节,C正确;
D、图1表示体液调节,图3表示细胞间通过糖蛋白进行信息交流.图1、3所示的方式可以同时发生在免疫调节中,如抗原呈递就是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如图3;抗体分泌后,可以通过体液的传送,运输到抗原所在部位,可抗原结合,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细胞是生命的单位”.对此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其理由的是(  )
A.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所有的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B.从细胞内分离出的结构不能在细胞外长时间的培养和生存
C.构成不同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相同
D.病毒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病毒的增殖必须在宿主细胞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方面的研究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菊科植物青蒿中所含的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的新型特效药.研究者做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如下.
【实验一】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实验结果】相关实验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生长期采集时间青霉素含量(mg/g)
成苗期05/131.611
06/132.933
生长盛期07/134.572
08/135.821
花期09/133.821
果期09/133.198
表2
青蒿素含量(mg/g)
7月13日7月23日8月13日
根部0.699(晒干)1.048(晒干)1.487(晒干)
0.340(烘干)0.719(烘干)0.993(烘干)
茎部未测得0.108(晒干)0.096(晒干)
0.086(烘干)0.022(烘干)
老叶(叶龄21天)3.609(晒干)4.018(晒干)4.269(晒干)
2.256(烘干)2.705(烘干)3.951(烘干)
新叶(叶龄21天)4.572(晒干)4.654(晒干)5.821(晒干)
3.486(烘干)3.692(烘干)4.585(烘干)
【实验二】生物工程合成青蒿素
为避免青蒿被过度采集,研究者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生产青蒿素,但直接从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提取青蒿素的效果很不理想,因而采取如图中①~④所示实验流程合成青蒿素,其中发根农杆菌具有Ri质粒,可促进青蒿愈伤组织生根.

(1)据表1和表2分析,实验一的实验目的不包括D
A.不同生长期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       B.不同青蒿组织中的青蒿素含量
C.不同干燥方式对青蒿素提取的影响     D.不同日照时长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2)提取青蒿素应选取的最佳青蒿材料是生长盛期的新叶.步骤③青蒿叶片组织加入抗生素的作用是杀死发根农杆菌及其他细菌.
(3)据实验二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D(多选)
A.未分化的青蒿组织中青蒿素含量高    B.该实验是从青蒿根中提取青蒿素
C.Ri质粒转化青蒿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  D.利用此生物工程方法可大量生产青蒿素
【实验三】植物激素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萘乙酸 (NAA)是最常用来调控发根生长及代谢中间产物形成的一种激素.研究者假设NAA能促进青蒿愈伤组织发根,并能提高青蒿发根后青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见如表.
NAA对青蒿组织发根和产生青蒿素的影响
组别NAA浓度 (mg/L)发根生长比青蒿素含量 (mg/g)
A0.02534.4570.080
B0.05033.5000.166
C0.10029.4000.128
D0.25015.8130.000
E0.50013.0590.000
F0.7508.7060.000
G27.1011.480
(注:发根生长比指的是:收获时鲜重/接种量)
(4)表中①表示的数值是0.
(5)根据实验三结果,请画出发根生长比与NAA浓度的关系曲线图.

(6)由实验三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低浓度的萘乙酸能促进愈伤组织发根,超过一定浓度抑制发根.②萘乙酸减少了青蒿发根后产生青蒿素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1×2→4和5,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B.根据6与9的关系,可推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C.2号、5号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
D.若7号和8号结婚,则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丙酮酸,其产生的部位是酒精.
(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②,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①②④.
(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①③过程;而马铃薯块茎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①④过程.
(4)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种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
B.受精后,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核融合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是一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细胞学角度分析,该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细胞水分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B.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老年人头发变白
C.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积累,从而妨碍细胞内的物质交流和传递
D.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膜内折,细胞核体积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DNA彻底水解,所得的化合物种类有(  )
A.1种B.4种C.6种D.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已知某植物开红花是由两个显性基因A和B共同决定的,否则开白花,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植株AaBb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A.4种,9:3:3:1B.3种,9:3:4C.2种,15:1D.2种,9: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