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生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淋巴因子能够促进效应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B、当人体从炎热环境到达寒冷环境后,身体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减少
C、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D、传出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与肌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
分析:效应T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增殖和分化;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增加散热量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没有减少产热的途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遗传物质决定,与重力无关;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或抑制.
解答: 解:A、效应T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增殖和分化,A错误;
B、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增加散热量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没有减少产热的途径,B错误;
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遗传物质决定,与重力无关,C错误;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或抑制,D正确.
故选:D.
点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由遗传物质决定,不受重力影响,学生容易出错,导致容易错选成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德两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囊泡是由单层膜包裹的精细结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分子
B、生物膜中膜蛋白的成分更新与囊泡运输有关
C、细胞产生的神经递质、激素等,通过囊泡分泌到细胞外调节自身或其他细胞功能
D、胞吞与胞吐过程体现了不同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基因与细胞的分化、衰老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细胞癌变是细胞中全部基因突变的结果
C、细胞坏死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D、细胞衰老是细胞内基因种类和数目不断减少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将同一品种的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与D点相比,C点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土壤水分含量
B、与D点相比,A点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土壤水分含量
C、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D、实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为40%~60% 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下丘脑某神经细胞的部分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此细胞可以分泌促进水重吸收的激素,且该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C、该细胞可参与形成体温调节中枢、呼吸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动作电位的形成与膜上②、④等载体有关,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
光照强度(k/x)
O2变化量(mg/h)
温度
0510
10℃-0.5+3.0+4.0
20℃-1+2.0+5.0
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在5klx光照条件下5小时,10℃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比20℃时多2.5mg
B、在20℃时,分别用10和5(klx)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氧气增加量前者比后者多30mg
C、在10℃、10klx光照4.8小时后,转人20℃黑暗环境19.2小时,氧气变化量为0
D、该试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和照光时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l和图2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净补充量(为出生率、死亡率之差)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曲线a代表死亡率,曲线b代表出生率
B、海洋鱼类捕捞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1的E点
C、图2中在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D、图2中G点代表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B、醋酸洋红进入细胞使染色体着色,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C、衰老细胞内染色质的收缩会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会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引起气孔开放、失水收缩引起气孔关闭.请分析回答.为了探究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研究者预实验的分组和实验结果如下:
甲组:蚕豆叶片+100mL pH 为7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乙组:蚕豆叶片+100mL pH 为7的KCl溶液+黑暗处理
丙组:蚕豆叶片+100mL pH 为4.5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丁组:蚕豆叶片+100mL pH 为7的NaCl溶液+太阳光照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制片观察每组烧杯中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开闭情况,结果记录于表中:
完全开放(%) 半开放(%) 关闭(%)
甲组 40.0 42.0 18.0
乙组 1.0 11.0 88.0
丙组 21.0 42.0 37.0
丁组 15.0 25.0 60.0
(1)该预实验的目的是
 

(2)请根据表中数据用柱形图表示Na+和K+对气孔开闭影响的实验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