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生物与非生物的化学组成完全一样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信号分子有 。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的焦虑、紧张等会导致机体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使机体不能有效地消灭感染的病毒和癌变的细胞,从而影响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另一方面,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还会导致 的分泌量减少,影响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
(2)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原理如图乙,其中FasL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内表达,Fas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内表达。人们推测,精神因素引起T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过程中 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影响,从而降低了对靶细胞的识别和结合能力。当HIV刚进人体内感染T细胞时,表明其突破了人体的第 道防线,而在被HIV感染的T细胞中 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使该T细胞成为相应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使人体最终丧失了几乎全部免疫力。
(3)图丙表示神经系统调节免疫反射弧中的一个突触结构。乙酰胆碱受体的离子通道既允许钠离子通过,也允许钾离子通过,当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后膜受体时,则膜两侧离子移动情况是 ,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4)为研究钙离子对神经冲动的产生及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否必需,研究者做了以下两个实验:①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 定向移动,释放神经递质;②将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的药物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同时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若 ,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省毕节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肽键可表示为
A. —CO—NH— B. —NH—CO—
C. D. 以上都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省毕节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真核细胞中含有核苷酸的种类及碱基的种类分别是
A.8、5 B.5、8 C.4、5 D.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省毕节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描述,错误的是 ( )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视野,放大了倍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其DNA是一个有部分单链区的环状双链DNA。(注:HBV基因组虽为双链环形DNA,但其复制过程有RNA逆转录病毒的特性,需要逆转录酶活性产生RNA/DNA中间体,再继续进行复制产生子代DNA)如图所示乙肝病毒在肝脏细胞中的增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引起乙肝病毒的变异
B.②过程在生物学上叫转录,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和解旋酶
C.③过程在生物学上叫翻译,需要在核糖体上完成
D.④ 过程与① 过程相比,其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
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C.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D.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会引起气孔开闭。为了探究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研究者所做预实验的分组和实验结果如下:
一、实验分组:
A组:蚕豆叶片+100mLpH为7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B组:蚕豆叶片+100mLpH为7的KCl溶液+黑暗处理;
C组:蚕豆叶片+100mLpH为4.5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二、制片观察每组烧杯中叶片下表皮气孔的开闭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
完全开放(%) | 半开放(%) | 关闭(%) | |
A组 | 40.0 | 42.0 | 18.0 |
B组 | 1.0 | 11.0 | 88.0 |
C组 | 21.0 | 42.0 | 37.0 |
请下列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 。
(2)要观察每组叶片下表皮气孔的开闭,需制片并观察。请补充制片的操作过程:取每组的蚕豆叶,用镊子撕取下表皮;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将表皮展平于液滴中, 。
(3)依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与气孔的开闭调节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 (写出2种)。
(4)为进一步探究K+和Na+对促进叶片气孔开放的综合影响,请完善以下实验实验方案。
①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再取三个烧杯编号D、E、F,依次加入100mLpH均为7的 、 和蒸馏水。
②在暗处理的同一蚕豆叶上剪取同样大小的若干叶片小块分别置于上述三个烧杯中。
③将烧杯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照光4h左右。
④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开闭,记录并统计实验结果。
⑤结果预测及结论:如果 ,则说明K+和Na+都能促进叶片气孔开放,且作用效果可叠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