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如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中液体的pH能保持稳定,与其含有缓冲物质有关
B.③中有氧呼吸产生的CO2要通过①运至呼吸系统并排出体外
C.①中液体有蛋白质,④中液体没有蛋白质
D.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③中的低

分析 由图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

解答 解:A、①是血浆,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HCO3-和HPO3-有关,A正确;
B、③中进行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有二氧化碳要通过①血浆运至呼吸系统并排出体外,B正确;
C、①是血浆,④是淋巴,两者都有蛋白质,只是血浆蛋白质含量高,C错误;
D、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细胞内液进入组织液是自由扩散,所以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③中的低,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识记内环境组成和理解稳态调节过程是解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一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地区生长的野生植物类群中出现了许多变异植株.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植株的可遗传变异类型中,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是基因重组.
(2)部分变异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茎秆粗壮,营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原因是环境因素影响了这些植株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
(3)某种植物有甲、乙两株突变植株,对它们同一基因形成的mRNA进行检测,发现甲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C变为U,乙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则与正常植株相比乙的性状变化大.
(4)通过基因工程来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势是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的IAA和ABA开展如图所示实验.下对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②
B.实验证明了放射性同位素14C具有促进IAA和ABA茎尖切段中进行极性运输的作用
C.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则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D.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②③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则说明IAA和AB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
(1)对于人体来说,在A,B,C,D,E五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ABCE,此五项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是D.
(2)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3)化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间期.
(4)在高等真核生物中,A过程的方式可能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为乳糖酶作用机理,图2是温度对乳糖酶催化效率的影响特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是乳糖酶,其最适催化温度是40℃
B.c、d都是葡萄糖,70℃时乳糖酶的结构被破坏
C.b是乳糖酶,10℃时反应的活化能要比40℃时低
D.c为葡萄糖或半乳糖,0℃时乳糖酶结构比较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哪些过程发生在受精过程中(  )
①精子发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酶
②顶体酶的作用使精子穿过放射冠、透明带、卵细胞膜
③卵子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
④精子的核变成雄原核、卵子的核分化成为雌原核
⑤防止多精入卵的透明带反应.
A.①②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是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甲、乙生物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
A.甲:AaBb;乙:AaaBbbB.甲:AaaaBBbb;乙:AB
C.甲:AAAA;乙:aaaD.甲:AaaBbb;乙:AAaaBb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基因型为AaBbdd的哺乳动物在产生配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分裂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基因型为aBd精子完成受精后,该细胞可形成基因型为aaBbdd的受精卵
B.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染色体互换,且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C.该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6个DNA分子
D.在该哺乳动物的卵巢中,能观察到此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西临汾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组别

亲本组合表现型

乔化蟠桃

乔化圆桃

矮化蟠桃

矮化圆桃

乔化蟠桃×矮化圆桃

41

0

0

42

乔化蟠桃×乔化圆桃

30

13

0

14

(1)根据组别________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___种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______。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 ,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的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_______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_______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