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用普通小麦(六倍体)的成熟花粉培育出来的植株不包括(  )
A.多倍体植株B.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C.单倍体植株D.高度不育植株

分析 1、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2、六倍体小麦的配子形成的子代虽然含有3染色体组,但仍然是单倍体.

解答 解:A、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粉培育出的植株是单倍体植株,A错误;
B、体细胞中有六个染色体组,所以配子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则成熟花粉培育出来的植株细胞也含有三个染色体组,B正确;
C、由成熟花粉培育出来的植株是单倍体植株,C正确;
D、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且高度不育,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单倍体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单倍体与染色体组的关系,掌握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的模式图(黑点代表物质分子),据图回答:

(1)物质出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的是[乙]主动运输,O2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方式是[甲]自由扩散,物质出入细胞需要载体而不消耗能量的方式是[丙]协助扩散.
(2)与甲方式相比,丙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需要载体蛋白,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与丙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需要需要消耗能量,主要来自于线粒体(细胞器).
(3)加入呼吸抑制剂,乙方式将会受到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图甲、乙分别代表某种植物两不同个体细胞的部分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显性,卷叶(B)对直叶(b)显性,红花(C)对白花(c)显性,已知失去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都会导致配子致死,且甲、乙植物减数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植株均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若要区分甲、乙植株,可选择矮茎直叶白花植株进行测交实验
C.由图判断两植株基因型不同
D.甲、乙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茎卷叶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frac{9}{16}$和$\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B.c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来降低血糖浓度
D.a、b、c、d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定向运输到靶细胞,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研究发现大豆有黄色种皮(俗称黄豆)和黑色种皮(俗称黑豆),若用纯合黄豆与纯合黑豆杂交,F1的种皮颜色为黑黄镶嵌(俗称花脸豆),F2表现为$\frac{1}{4}$黄豆,$\frac{1}{2}$花脸豆,$\frac{1}{4}$黑豆,这种现象称为镶嵌显性.则(  )
A.种皮的黄色对黑色为显性性状
B.红色花与自色花杂交后代为粉色花也属于镶嵌显性
C.镶嵌显性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花脸豆的出现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用32P标记的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第一次…第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8条,则这至少是第几次分裂的什么时期(  )
A.第一次,中期B.第二次,后期C.第三次,后期D.第四次,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为植物细胞;
②蓝藻以群体形式存在,所以单个蓝藻不是一个个体;
③摄入人体的N元素可用于构成细胞内氨基酸、磷脂等;
④能进行自养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蜜蜂种群中雌蜂是二倍体,雄蜂是单倍体.图是细胞进行分裂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有关叙述正确的(  )
A.甲图所示细胞分裂后能形成含染色体A和d的卵细胞
B.乙图所示细胞分裂方式可能是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
C.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分别含有8条和4条染色单体
D.甲图所示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乙图所示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研究发现,小麦颖果的皮色遗传中,红皮与白皮这对性状的遗传涉及Y、y和R、r两对等位基因.两种纯合类型的小麦杂交,F1全为红皮,用F1与纯合白皮品种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1:F1×纯合白皮,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红皮:白皮=3:1
实验2: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红皮:白皮=15:1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2可推知,与小麦颖果皮色有关的基因Y、y和R、r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实验2产生的F2中红皮小麦的基因型有8种,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frac{1}{5}$.
(3)让实验1得到的全部F2植株继续与白皮品种杂交,假设每株F2产生的子代数量相同,则F3的表现型及数量之比为红皮:白皮=7:9.
(4)从实验2得到的红皮小麦中任取一株,用白皮小麦的花粉对其授粉,收获所有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这个株系的颖果的皮色及数量比,理论上可能有3
种情况,其中皮色为红皮:白皮=1:1的概率为$\frac{4}{15}$.
(5)现有2包基因型分别为yyRr和yyRR的小麦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请再利用白皮小麦种子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
①分别将这2包无标签的种子和已知的白皮小麦种子种下,待植株成熟后分别将待测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和白皮小麦种子发育成的植株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②将F1种子分别种下,待植株成熟后分别观察统计F1小麦颖果的皮色.
结果预测:如果F1小麦颖果既有红皮,又有白皮(小麦颖果红皮:白皮=1:1),则包内种子的基因型为yyRr;如果F1小麦颖果只有红皮,则包内种子的基因型为yy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