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总有一部分A和B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 | |
B. | B、C摄入的能量总有一部分被排出 | |
C. | A、B和C生命活动的维持总要消耗能量 | |
D. | 照射到A上的太阳能不能被全部固定 |
分析 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每个营养级的能量主要有四个去向:
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
②流向下一营养级
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
④未被利用: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也包括动植物残体以化学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
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解答 解:A、能量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总有一部分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这部分能量就没有流入下一个营养级,A正确;
B、B、C摄入的能量总有一部分随粪便被排出,被分解者利用,并没有被该营养级所同化,B正确;
C、A、B和C生命活动的维持总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该部分能量没有流入下一个营养级,C正确;
D、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不包括不被固定的太阳能,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着重考查考生对逐级递减的原因的理解,考生要能够识记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每个营养级(不包括顶级消费者)的四个能量去向,利用该去向对问题进行解释即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瘦素的合成和分泌与多种细胞器有关 | |
B. | 肥胖者脂肪合成可能要比正常人旺盛 | |
C. | 瘦素作为激素能够促进多余的脂肪分解 | |
D. | 肥胖者分泌的瘦素可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种群的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基本没有影响 | |
B. | 年龄组成对种群密度的影响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 | |
C. |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反映种群密度的晴雨表,出生率越高,种群密度越大 | |
D. | 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适用于各种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 |
B. | 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 | |
C. | 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 |
D. | 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 | |
B. | 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18O,而尿液中有H218O | |
C. | 将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DNA都用32P标记,然后放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所得到的4个子细胞中不一定都含有32P | |
D. | 赫尔希和蔡斯用噬菌体去侵染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 |
B. | 冰雪天室外作业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分泌量会不断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减少 | |
C. | 抗体、淋巴分子、溶菌酶皆存在于内环境中,通过参与特异性免疫维持内环境稳态 | |
D. | 内环境细胞外液,成分的稳定和理性性质的恒定即稳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