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在食物链“A→B→C”中,能量流动逐级减少.其原因不包括(  )
A.总有一部分A和B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
B.B、C摄入的能量总有一部分被排出
C.A、B和C生命活动的维持总要消耗能量
D.照射到A上的太阳能不能被全部固定

分析 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每个营养级的能量主要有四个去向:
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
②流向下一营养级
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
④未被利用: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也包括动植物残体以化学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
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解答 解:A、能量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总有一部分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这部分能量就没有流入下一个营养级,A正确;
B、B、C摄入的能量总有一部分随粪便被排出,被分解者利用,并没有被该营养级所同化,B正确;
C、A、B和C生命活动的维持总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该部分能量没有流入下一个营养级,C正确;
D、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不包括不被固定的太阳能,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着重考查考生对逐级递减的原因的理解,考生要能够识记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每个营养级(不包括顶级消费者)的四个能量去向,利用该去向对问题进行解释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通过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来抑制脂肪的合成.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瘦素的合成和分泌与多种细胞器有关
B.肥胖者脂肪合成可能要比正常人旺盛
C.瘦素作为激素能够促进多余的脂肪分解
D.肥胖者分泌的瘦素可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艾滋病人往往死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HIV后,艾滋病人更容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HIV攻击病人的T淋巴细胞,体细胞大量死亡,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患者免疫功能几乎完全丧失).
(2)HIV最初侵入人体时,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这种细胞不能(填“能”或“不能”)识别抗原.
(3)艾滋病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极高,而正常人体内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但免疫系统能及时发现并消除癌变的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的功能.
(4)科研机构企图研制艾滋病病毒疫苗来预防艾滋病.疫苗可作为抗原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当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从而起到预防的作用.到目前为止,研发的艾滋病病毒疫苗都失败了,艾滋病病毒疫苗为何难以研发成功,你为可能的原因是:HIV是RNA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一种抗原只能和相应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抗原具有特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1、如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变化,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与图1中的DNA分子和染色单体数目相同.
(2)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的B→C段,图3中C→D段对应的染色体变化为着丝点断开,染色体数目增倍.
(3)同学甲做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先用水培法培养洋葱根尖,然后切取1~5cm左右的根尖在10%盐酸中解离,再移入0.01g.mL-1龙胆紫溶液中染色,最后制片观察.观察时他在多个视野中未能找到分生区细胞,同学乙用甲培养的根尖进行规范操作,找到分生区后,没有发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于是他耐心等待,可最终还是未能发现.
①甲同学很难找到分生区,原因可能是取的根尖过长.
②甲同学装片制作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有解离后未用清水漂洗(用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来解离).
③乙同学耐心等待还是未能等到分裂期的出现,其原因是装片中所有的细胞都在解离时被杀死,不可能继续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种群密度直接反映了种群数量的大小,有关种群密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基本没有影响
B.年龄组成对种群密度的影响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反映种群密度的晴雨表,出生率越高,种群密度越大
D.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适用于各种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量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采用的技术手段,下面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
B.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18O,而尿液中有H218O
C.将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DNA都用32P标记,然后放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所得到的4个子细胞中不一定都含有32P
D.赫尔希和蔡斯用噬菌体去侵染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冰雪天室外作业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分泌量会不断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减少
C.抗体、淋巴分子、溶菌酶皆存在于内环境中,通过参与特异性免疫维持内环境稳态
D.内环境细胞外液,成分的稳定和理性性质的恒定即稳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中,与细胞壁分离的是(  )
A.细胞核B.细胞质C.原生质层D.液泡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