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植株自交后代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1/4
B.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C.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中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D.如果只研究茎秆高度的遗传,则图中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湖北省武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通过过程①、②形成重组质粒,需要限制酶切取目的基因、切割质粒。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
① 画出质粒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②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 理由是 。
(2)以上图示中基因工程的核心是 (用序号表示),除了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外,其上还应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过程③将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时,采用最多也最有效的方法是 。目的基因能否在受体母猪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 。这需要检测才能确定,检测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4)目前科学家们通过蛋白质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用数字表示)。
①推测蓝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
②蓝色荧光蛋白的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序列
③蓝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修饰(合成)
④表达出蓝色荧光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湖北省武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机会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③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乙、丙两个种群能进行基因交流,因为他们的基因库差异不大
C.甲、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D.若丙种群中BB个体占81%,Bb个体占18%,bb个体占1%,则B基因频率为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湖北省武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胚胎的早期培养需要在发育培养液中进行,此培养液的成分是( )
A.水、无机盐、维生素、有机盐、淀粉等
B.蔗糖、水、无机盐、激素、维生素等
C.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核苷酸、血清等
D.水、无机盐、维生素、有机盐、氨基酸、核苷酸、激素、血清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湖北省武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核移植
B.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母细胞中的核
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MⅡ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供体细胞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湖北省武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边灼烧灭菌
B.划线操作应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D.细胞的分裂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