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及其叶绿体基质都能生成ATP
C、标记基因可用于检测重组质粒是否被导入受体细胞
D、培育转基因植物,通常用CaCl2处理植物细胞,以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专题:
分析: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2、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解答: 解: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A错误;
B、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能消耗ATP,但不能生成ATP,B错误;
C、标记基因可用于检测重组质粒是否被导入受体细胞,C正确;
D、培育转基因植物,通常用农杆菌转化法,不需要用CaCl2处理,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基因工程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明确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识记基因工程的具体操作步骤,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从某未发展乡村地区的土壤收集样本A,再由接近重工业的地点土壤收集样本B.A和B各含不同细菌混合物.把等量的细菌样本A和B先分别悬浮在1毫升的液体培养基内,并迅速在4℃环境储存.然后用接种针从每个样本液体培养基中各取一环,分别接种在不含镉和含有非致死剂量的镉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记数细菌菌落数,结果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样本细菌菌落数
无镉培养基有镉培养基
A5000
B40030
(1)上述两种用于细菌菌落培养的培养基应属于
 
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接种细菌的方法一般是
 

(2)收集样本时须放置在4℃环境中,其理由是
 

(3)下列是关于样本A与B中抗镉细菌含量百分率存在差异的解释,其中合理的有
 

A.B地点镉污染严重,诱导细菌发生抗镉定向变异
B.A地点的细菌今后也有产生抗镉变异的可能性,这是变异不定向性特性的表现
C.A地点抗镉细菌没有竞争优势,B地点的抗镉细菌具有竞争优势
D.B地点的高镉含量对细菌的生存起着一定的定向选择作用.
(4)接种培养前,同时取出一部分样本A用化学品X处理,然后分别在无镉与含镉的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如下:
样本A细菌菌落数
无镉培养基有镉培养基
没有用X处理5000
用X处理1002
两种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变化现象及说明样本A的细菌可能发生了
 
,遗传学上将引起变化的方法称为
 

(5)科学家若要利用抗镉细菌培育转基因抗镉植物,则获取抗镉基因的方法有
 

若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要大量繁殖,可以采取的培育方法是
 

(6)如图为细菌的DNA分子模式图.若用某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在该DNA分子,其某一切点位置以及DNA的相关碱基序列如图:

则该DNA可被切成
 
段;若该DNA分子某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再用此酶作用,则作用形成的片段数目可能是(写具体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环境的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狮和虎可以交配并能产生后代,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在同一环境中共同进化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提到的物质不是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的是(  )
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②DNA聚合酶   ③DNA连接酶   ④运载体   ⑤解旋酶.
A、②④⑤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属于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的是(  )
A、出生率B、食物不足
C、温度D、年龄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l、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若对图1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将
 
.(增高、降低、不变)
(3)用图1中的质粒和图2中的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
 
限制酶切割.
(4)构建重组质粒时,同时使用
 
限制酶处理质粒、外源DNA可以防止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
(5)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
 
酶,可获取重组质粒.
(6)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莠去津学名2-氯-4-乙氨基6-异丙胺基均三氮苯,在农业生产中常被用作除草剂.由于其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长期使用将严重破坏农林生态环境.为了降解废土壤中的莠去津,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莠去津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①为被其污染的土壤样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长期使用莠去津的土壤中可能含有只能降解利用莠去津的细菌菌体株,是由于莠去津的
 
作用.
(2)在微生物分离、鉴定实验中,通常需在培养基中加入
 
(物质)用以凝固营养成分.
(3)②中的选择培养基中应以
 
作为唯一氮源,来筛选目的细菌.
(4)④为对照,微生物在④中不生长、在⑤中生长.④与⑤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
 
;如要在⑥上获得单菌落,可以使用
 
方法接种.
(5)“⑤⑥⑦”操作的目的是
 

(6)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为什么进行倒置培养?
 

(7)在实验过程中,为保证无杂菌感染,应采用的主要措施有:
a.
 
;b.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研人员利用废弃物培养蚯蚓为鳝鱼提供饵料,研究了“发酵基料→蚯蚓→鳝鱼”中的生物能量转化效率(能量转化效率=经济产品所含能量÷实际摄入饲料中所含能量×100%).研究方案和结果如下:
①基料发酵.将玉米秸秆切为0.02-0.05m碎段并按1:1.5拌入马粪,调节好湿度,用塑料薄膜包紧压上重物密闭发酵,中间翻堆2-3次.
②蚯蚓养殖.用烧杯装满发酵基料,每杯投幼蚯蚓36条,日均温度23℃.
③鳝鱼养殖.选择无病伤、体健壮鳝鱼,按体重分组,鳝鱼放养密度l.5kg/m2,每次试验前驯食7d(目的是让鳝鱼适应食物变化),每天定时喂食1次,投食量为体重的3%~5%,日均温度19.5℃,将蚯蚓切成碎段投喂.于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各饥饿ld后再称样品鱼重(其目的是可防止鳝鱼消化道中残留食物影响所测数据的准确性).
④数据测定.所有需测样品于7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用专业仪器测定能量值.实验结果:根据所测数据的平均值建立如图的能量转化简化模型.

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其“代谢损失能”是指
 

(2)鳝鱼实际摄入饲料中所含能量为什么没有百分百成为经济产品(鳝鱼)所含能量的能量?
 

(3)从图中数据分析,鳝鱼摄入饲料中所含有的能量是
 
,因此鳝鱼的能量转化效率为
 
.蚯蚓和鳝鱼的能量转化效率更低的是
 

(4)鳝鱼养殖过程中,N、P转化效率低,易造成水体.为了防止水体发生这种现象,科研人员在鳝鱼池中种植水生的经济作物,发现池中的淤泥比直接用秸秆马粪做肥料的肥效高,请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反映了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
B、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鼠→鹰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是鼠同化量的一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