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03、黑藻等.
    组别
次数
1   2   3   4
50W 100W 200W 400W
第一次 5.0ml 12.0ml 21.0ml 19.2ml
第二次 5.3ml 11.5ml 20.0ml 18.5ml
第三次 5.0ml 12.0ml 20.0ml 19.0ml
实验步骤:
①准备4套如图1所示装置,编号为1-4.在瓶中各加入约500mL0.01g/mLNaHC0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4等份长势相同的黑藻分别放入1-4号装置.
③将4套装置放入暗室中24小时,然后分别用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灯等距离地照射1-4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④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mL).
以上实验重复三次,实验结果见上表.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列出实验中的两个无关变量:
 

(2)根据装置图1,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如何读出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图里绘制柱形图2.
(4)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其原因是
 

(5)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
 

(6)若想确定黑藻生长的最适合光照强度,请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写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思路: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专题:
分析:本题中利用不同功率的灯泡代表不同强度的光照,探究了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而实验的因变量为产生的氧气量,此处利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表示.
解答: 解:(1)该实验自变量是引起光合作用强度改变的因素,即光照强度,该自变量用不同功率的灯泡表示,其它可能引起光合速率改变的因素均为无关变量,包括C02(或NaHC03溶液)、温度、PH值、黑藻的数量.
(2)实验的因变量是光照强度改变后引起的实验结果改变,即氧气释放量,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体积等于排出来的水的体积.
(3)根据表格数据绘制出不同光照强度下释放氧气体积的平均值柱形图.
(4)表格中测得的体积是黑藻呼吸消耗和水中溶解了部分氧气后才释放出来的气体体积.
(5)表中数据反映出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强,释放出气体体积增多,说明光合作用的强度也在增强.
(6)要确定最适光照强度,就要在100W-400W范围内缩小光照梯度,设置更多实验组.
故答案为:
(1)C02(或NaHC03溶液)、温度、PH值、黑藻
(2)读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
(3)见下图

(4)黑藻自身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水中还会溶解部分氧气
(5)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的强度也增强
(6)缩小光照梯度,在100W-400W范围内设置多个梯度进行实验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利用实验装置探究了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并能够掌握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进行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和b属于同一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核内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可能的解释有(  )
A、a是成熟的神经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
B、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C、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
D、a是处于减数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时的细胞,b是精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研究表明,一些生活在阔叶树上的食叶甲虫是落叶林中的重要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有误的是(  )
A、食叶甲虫属于营养结构中的第二营养级
B、食叶甲虫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食叶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食叶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不应位于最底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遵循“DNA→RNA→蛋白质”的表达原则,下面是几种与此有关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不变,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B、“DNA→RNA”一般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在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同
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是不变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水分进出的方式是(  )
A、主动吸水
B、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
D、自由扩散利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C02量是否一样多.
实验原理:C0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1)实验假设:
 

(2)材料用具:新鲜的食用酵母菌、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锥形瓶、直角导管、橡皮塞等.
(3)方法步骤:
①配制酵母菌培养液: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分别向瓶中注入240ra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②用锥形瓶和其它材料用具组装实验装置如图,并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隙性地依次通过三个锥形瓶(约50分钟).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的环境中培养8~10小时.
a.甲装置中质量分数为1O%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b.乙装置中的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可确保无氧呼吸产生的C02通过澄清的石灰水中.
③检测C02的产生:甲装置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0℃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乙装置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相同的时间.观察两装置的浑浊程度,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在记录表中.
时间(min) 甲中石灰水 乙中石灰水
O
5
1O
15
(4)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预期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
 
组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先浑浊,且浑浊程度大.说明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中学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探究“小麦种子在萌发开始的5天中淀粉酶的活性变化”.具体设计如下,请你对有关步骤进行补充并预测和分析结果.
材料用具:小麦种子若干、研钵、石英砂、漏斗、纱布、试管若干、清水、蒸馏水、1%淀粉液、碘液;
实验步骤:
(1)种子萌发培养方法:从所有小麦干种子中选出状态相同的种子若干,并平分成5等份.第一天用清水浸泡其中一份,放在温度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以后每天在同一时间按相同的方法浸泡一份直至第5天泡完.注意每天浸泡和培养的各种条件均相同.待最后一次浸泡的种子刚萌发时(这时第一天浸泡培养的种子已经处于萌发的第五天),分别将萌发1至5天的种子分别收集起来并编号1(萌发1天)、2(萌发2天)、3(萌发3天)、4(萌发4天)、5(萌发5天).
(2)小麦淀粉酶滤液的制备方法:依次取等量萌发1-5天的种子分别放入研钵中,再加入
 
,然后在常温下轻轻研磨并分别过滤,收集滤液,分别放入5支试管内并编号为1-5.
(3)取6只洁净试管,编号为A、B、C、D、E、F.向每支试管加入2ml淀粉液,再
 

(4)震荡6只试管,并将6只试管的下半部浸在35℃温水中,保温5分钟.
(5)分别向A至F 6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液并对比颜色.
(6)预测结果并分析:
①若
 
,则说明种子萌发后1-5天淀粉酶活性逐渐增强;
②若
 
,则说明种子萌发后1-5天淀粉酶活性逐渐减弱;
③若
 
,则说明种子萌发后1-5天淀粉酶活性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选取A、B两棵植株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二:将植株B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三: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植株B的另一雌花序上.
实验 黄色玉米粒 白色玉米粒
587 196
0 823
412 386
上述三组实验,各雌花序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的颜色数如上表所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
 
,判断的理由是
 

(2)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
 
.植株B的基因型为
 
,实验一中,黄色玉米粒的基因型是
 

(3)如果植株A接受植株B的花粉,在植株A上,所结种子的种皮和胚乳细胞的基因型依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  )
A、①与③细胞的基因型相同
B、由②离体培养可获得三倍体植株
C、②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
D、④过程的初期需要添加必需矿质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