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盐酸酸化条件下进行
B.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对显色反应样品进行目测,可精确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D.配制溶液所用的提取剂为氯化镉与氯化钡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生物考试(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
(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 免疫;胃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
作用,这体现了酶的 性。
(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
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
①胃泌素通过 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
②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 。
(3)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有人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 | 实验条件 | 4小时胃液分泌量 |
1 | 假饲 | + + + + + + + + + |
2 | 切除胃窦,再假饲 | + |
3 | 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 (控制胃泌素的注射剂量,使胃液分泌量与步骤1相当) | + + + + + + + + + |
4 | 只注射与步骤3相同剂量的胃泌素,但不假饲 | + + + + |
(假饲是让狗吃肉,但吞下的肉从食道上的人工瘘口掉出,不进入胃;“+”数量表示胃液分泌量多少)
①步骤2中胃液的分泌是 调节的结果。
②步骤3的目的是 。
③步骤4是为了确定在 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
④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
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 (大于/小于/等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1∶2。这是因为 ( )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扶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判断的依据是该细胞由________发出________形成纺锤体,而且________排列在赤道板上。
(2)该细胞有染色体________条,1和2是________,通常1和2所携带的遗传物质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该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的比是:______________。
(4)该细胞继续分裂,产生的每个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对,即_____条;有DNA分子_____个。
⑸该细胞继续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扶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下图所示。据图作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
B.加入ATP后,细胞中24Na的量增加
C.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
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中的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扶余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殖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以下是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简图。
(1)上图中过程①的完成采用的特有方法 ,依据的生物学原理 。
(2)过程④要用到的酶有 ,过程⑥采用的方法叫 。
上图中的质粒本身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M、N两种限制酶(两种酶切割序列完全不同)切割位点。若用限制酶M和N切割,通过凝胶电泳分离,分析得到下表。
分子量(kb)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酶M | + | + | + | |||||||
酶N | + | + | ||||||||
酶M+酶N | + | + | + | + | + | |||||
凝胶电泳结果(1kb=1000对碱基,+表示检测到该片段的存在) | ||||||||||
(3)该质粒长度为 kb,在该质粒中,M酶与N酶的切割点分别有 、 个。
(4)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 。
(5)在表达载体中,启动子的作用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V1基因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图乙中的A点
B.图甲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图乙中的AC段
C.图甲中氧浓度为c时的情况对应的是图乙中的C点,是最适合贮藏的
D.图甲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师大附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
取成熟互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投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入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试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b试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