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表.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时间(年)1 2 4 6 8
 鼠种群数量(只) 18900 19500 14500 10500 9500 9600 9500 9600
 X种群数量(只) 100120  200250  180170  180170 
A.鼠和X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的结果表现为相互抑制
B.客观上物种X起到促进鼠种群发展的作用,两种生物共同进化
C.引入物种X后,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X种群的K值是250
D.在第5年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鼠的种群数量略有增加后逐年减少,并趋于稳定;动物新物种X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多,后略有减少并趋于稳定,说明两个种群之间最可能是捕食关系,其中鼠种群数量较多,为被捕食者.又鼠是初级消费者,所以动物新物种X是次级消费者.

解答 解:A.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鼠和X为捕食关系,其中鼠为被捕食者,新物种X为捕食者,A错误;
B.客观上物种X在捕食过程中,起到促进鼠种群发展的作用,两种生物共同进化,B正确;
C.引入物种X后,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而稳定后X种群的K值大约是180左右,C错误;
D.在第5--8年时,鼠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在第5年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D错误.
故选:B.

点评 试题以信息的方式呈现考生陌生的问题背景,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捕食的数量关系,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成都第七中学高三3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杂种优势泛指杂种品种即 F, (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越于其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均为杂合子。请回答:

(1)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的作物。在杂交过程中, 玉米相对于豌豆可以简化环节, 在开花前直接给雌、雄花序 处理即可。

(2)在农业生产时,玉米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明显,但是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 这可能是 F1产生配子时发生了 , 使 F2出现一定比例纯合子所致。

(3)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1A2)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交种平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 甲组自然状态授粉, 乙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第3年种植时甲组和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小粒所占比例)分别为

(4)玉米的大穂杂种优势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1B2C1C2)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都纯合时表现为衰退的小穂性状。若大穂杂交种(B1B2C1C2)自交, F2出现衰退的小穂性状的概率为1/2,则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

(5)如果玉米的某杂种优势性状由 n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等位基因都独立遗传。若某杂种优势品种 n对基因都杂合, 其后代 n对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衰退, 该品种自然状态授粉留种,第二年种植时(F2)表现衰退的概率为 ,由此推断F2杂种优势衰退速率与杂合等位基因对数的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欲获得能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某生物育种小组用基因型为Dd的玉米用两种方法进行育种试验,第一种育种方法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第二种育种方法为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述两种育种方法所遵循的原理为基因重组
B.上述两种育种过程中,子代的基因频率始终不变
C.通过上述两种育种方法所得的F2中Dd的频率相等
D.第一种育种方法比第二种育种方法的育种效率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为某同学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该同学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挑选新鲜葡萄,先进行冲洗,再除去枝梗;
②把榨汁机、发酵瓶用清水洗干净,晒干后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③用榨汁机榨出葡萄汁,然后将葡萄汁煮沸三十分钟进行消毒,装入发酵瓶(注意不能超过发酵瓶体积的$\frac{2}{3}$).密封充气口,将温度控制在18~25℃,发酵10~12d左右,然后用重铬酸钾溶液进行鉴定;
④当果酒制作好以后,往发酵液中加入相应菌种并密封,然后将装置的温度控制在30~35℃进行醋酸发酵.
请指出以上实验操作中的两处错误(每处错误填步骤序号和其中的关键词).
Ⅰ③中的葡萄汁煮沸(因为利用的是葡萄皮外面的酵菌菌,所以葡萄汁不能加热煮沸)Ⅱ④中的密封(在果醋发酵中不应密封,而应不断向发酵液中充气).
(2)过程甲中使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在鲜苹果汁装入发酵瓶后,经过10-12天后,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检测样液,如果颜色变为灰绿色,说明产生了酒精.
(3)过程乙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从细胞结构上看,它不同于酵母菌的主要特点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该微生物可以从食醋中分离钝化获得,其方法是: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水、无机盐、碳源、N源等基本营养成分基.
第二步:对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进行灭菌.
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
第四步:培养的温度控制在30~35℃.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符合的是(  )
①科学家获得不同形态的细胞器              ②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③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④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⑤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A.①差速离心法②同位素标记法 ③类比推理法 ④假说-演绎法 ⑤对比实验法
B.①差速离心法 ②同位素标记法 ③假说-演绎法 ④类比推理法 ⑤对比实验法
C.①假说-演绎法 ②差速离心法 ③假说-演绎法 ④同位素标记法 ⑤对比实验法
D.①差速离心法 ②同位素标记法 ③假说-演绎法 ④类比推理法 ⑤假说-演绎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1为某一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组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包含4条食物链,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已和庚.
(2)乙和丙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庚的同化量的去路有被分解者分解、自身呼吸消耗、未被利用.
(3)庚为外来物种,当其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已知庚的环境最大容纳量为K,请在图乙中画出庚的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要求标出t1、t2对应的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右图所示,某精原细胞内含有A与a、B与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一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同时所产生的另外3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
A.AB、Ab、abB.Ab、aB、aBC.Aa、Bb、ABD.AB、aB、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含量为2a,如图表示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的DNA含量变化.据图回答:
(1)从A到G表示的是减数分裂过程,其中从C到E表示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从E到G表示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2)表示初级精(卵)母细胞的时期是C→D;G时期的细胞称为精(卵)细胞.
(3)由A→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染色体进行复制.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由F→G,DNA含量再减少一半,原因是细胞一分为二.
(4)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恢复到原来的数目,是因为受精作用.
(5)曲线由I→P表示的是有丝分裂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中山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09年7月8日公布,他们发现了肥胖引发Ⅱ型糖尿病的机制.脂肪细胞会向血液中释放一种名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导致肌肉和肝脏对胰岛素不再敏感,因此胰腺只能靠生产更多的胰岛素来抵消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图解过程和Ⅰ激素发挥作用的一种机制.图中Ⅰ、Ⅱ、Ⅲ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B.Ⅰ、Ⅱ激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C.Ⅲ激素只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D.Ⅱ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含量并不低,病因可能是PEDF降低细胞膜上受体的敏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