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就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而言,食糜中的存在形式是(  )
A.淀粉、脂肪、蛋白质B.除A外,还有麦芽糖
C.除B外,还有多肽D.除C外,还有甘油和脂肪酸

分析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其中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不需要消化就能被吸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是胆汁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 解:A、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A错误;
B、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为多肽和少量氨基酸,B错误;
C、淀粉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蛋白质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为多肽和少量氨基酸,C正确;
D、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D错误;
故选:C.

点评 为甘油和脂肪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西上饶铅山一中横峰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下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甲图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图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 b(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_________,最终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 b(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2)丙图中相当于甲图中c的组合结构是__________(填序号),结构②当中充满的液体是___________。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A.细胞液 < 外界溶液 B.细胞液 > 外界溶液

C.细胞液 = 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也在增大。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辽宁东北育才高一第五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入侵杂草,该植物耐贫瘠,入侵后可迅速侵占荒地、稀疏林草地,排挤当地植物,给许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为研究其入侵机制,对某入侵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项目

重入侵区

轻入侵区

未入侵区

植物覆盖度

紫茎泽兰覆盖度(%)

67.2

20.3

0

当地植物覆盖度(%)

3.1

45.8

52.5

土壤微生物

总真菌数(×104个)

17.9

5.8

8.3

固氮菌(×105个)

4.4

2.9

2.2

硝化细菌(×104个)

8.7

7.8

7.2

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

NO3-(mg/kg)

92.0

27.9

15.7

NH4+(mg/kg)

53.0

15.3

5.3

植物可吸收磷(mg/kg)

8.7

3.4

2.6

植物可吸收钾(mg/kg)

351.0

241.5

302.8

注:植物覆盖度是指某一地区植物茎叶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区面积之比。

(1)某种植物的覆盖度可间接反映该种植物的种群 ,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大,在与当地草本植物对 的竞争中所占优势越大。

(2)科研人员研究了紫茎泽兰与入侵地土壤状况变化之间的关系,由上表结果分析:

①用紫茎泽兰根系浸出液处理未入侵区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重入侵区一致,说明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可 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②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而提高了土壤中_______________,而这又有利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竞争。

(3)紫茎泽兰的入侵作为一种干扰,使入侵地生态系统的 发生改变,破坏了原有的稳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过程中,细胞一定发生突变的是(  )
A.细胞分化B.细胞癌变C.细胞衰老D.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功能验证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A.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是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
B.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分子量最小,扩散速度最快,所以位于滤纸最上端
C.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可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D.白光穿过色素提取液再经三棱镜色散,光谱颜色明显减弱的是红光和蓝紫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表示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某酶促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则处理条件不可能是(  )
A.反应底物的量不同B.温度不同
C.酶的量不同D.pH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试管内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只含有葡萄糖
B.利用小麦叶肉细胞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需用到酒精和盐酸,实验结果是细胞质呈红色,细胞核呈绿色
C.利用小麦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D.利用小麦叶肉组织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时,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糖类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都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
B.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因而细胞只能利用葡萄糖供能
C.糖原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夷陵中学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中能使ADP含量增加的过程是( )

①产生O2的过程

②叶绿体中[H]被消耗的过程

③线粒体中[H]被消耗的过程

④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过程

⑤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

⑥Mg2+进入细胞的过程

⑦葡萄糖+果糖→蔗糖

A、②⑤⑥⑦ B、②③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