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总结题)下图表示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与液体调节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①、⑦在反射弧中可分别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当图中的感受器官受到寒冷刺激时,图中作为效应器的内分泌腺是________。垂体受到来自下丘脑分泌的促甲壮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合成并分泌________,这种激素刺激内分泌合成并分泌________,促进新陈代谢,以使机体抵御寒冷。
(3)当人体内失水过多时,调节过程是________(填入图中相应标号),⑤代表的激素是________。
(4)当图中的感受器官到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的内分泌腺为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分别分泌________和________。
(5)图中表示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参考答案:(1)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2)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3)③⑤ 抗利尿激素 (4)肾上腺 胰岛 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5)神经系统直接或间接控制与调节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解题探究:在体温调节过程中,寒冷会刺激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把兴奋传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经过中枢的分析和综合,把兴奋传到皮肤、肾上腺,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汗腺分泌减少,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增多。同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前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一步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促进骨骼肌、内脏产热增多。水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接受渗透压感受器传递的兴奋,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归纳总结:(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高等动物(包括人)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神经调节主要是以反射的方式来实现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运输,对动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在体液调节中,以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调节作用为主。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各有其不同的特点,现列表比较如下: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金考卷百校联盟系列 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领航高考冲刺试卷、生物(山东专用) 题型:022
(归纳总结题)下图表示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①、⑦在反射弧中可分别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寒冷刺激时,图中作为效应器的内分泌腺是________。垂体受到来自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合成并分泌________,这种激素刺激内分泌腺合成并分泌________,促进新陈代谢,以使机体抵御寒冷。
(3)当人体内失水过多时,调节过程是________(填入图中相应标号),⑤代表的激素是________。
(4)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的内分泌腺为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分别分泌________和________。
(5)图中表示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07年上海单科生物高考(解析) 题型:简答题
本题为分叉题。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A和B 中任选一题,若两题都做以A给分。
A.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下图是该病毒的结构模式图。
(1)图中标号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HIV在非寄生时,不能进______________活动,而感染人体后,主要侵染_______细胞。
(3)HIV的感染和繁殖过程大致可分为吸附、侵入,复制、_______和释放。在侵入的过程中进入寄主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
(4)下列能正确表示病毒在寄主内的繁殖曲线的是
(5)HIV经反复感染寄主细胞,最终将导致_______功能减弱以至丧失。此时患者如被细菌感染,易出现并发症,从结构上说,HIV属于_______生物,细菌属于_______生物,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对杀灭HIV无效。
(6)试举两例说明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下图表示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部分代谢途径,图中A、B、C、D、E、F、G表示物质,①、②、③、④表示过程。
(1)脂肪消化后的产物,大部分先被吸收到小肠绒毛内的______________。
(2)物质E是______________,物质F是______________,物质G是______________。
(3)在过程①、②、③、④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需要消耗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需要消耗氧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B从小肠肠腔中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到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层细胞膜。
(5)在消化道中,淀粉变为物质B,需经过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肠淀粉酶和_______酶的催化分解。
(6)肌糖原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体中氨基酸的主要来源途径有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分解、糖类等物质的转变和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08贵州三校联考)(20分)Ⅰ.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物质的转化过程。请回答下列回答:
①蛋白质分子经a过程形成氨基酸时,所消耗的水中的氢参与形成氨基酸的 ,(填基团)。
② b过程进行时必须首先发生的物质变化过程是 作用。当人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中的某种细胞产生的 可以促进b过程的进行。
③d过程进行时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直接由 来决定。
Ⅱ.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为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做了以下两组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请分析回答:
组合序号 | 杂 交 组 合 |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紫色不抗虫 | 紫色抗虫 | 白色不抗虫 | 白色抗虫 | ||
1 | 白色不抗虫(甲)×紫色不抗虫 | 753 | 251 | 762 | 248 |
2 | 白色不抗虫(乙)×紫色抗虫 | 0 | 0 | 1508 | 1529 |
①上述两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
②杂交组合1的子代中出现白色抗虫和紫色抗虫植株的原因是 。
③杂交组合1的子代中白色不抗虫植株的基因型是 。
④若要利用亲本中的棉花品种获得可稳定遗传的白色抗虫棉,最简单的方法是 ,此方法的后代中可稳定遗传的白色抗虫棉的比例为: 。
⑤已知题中所给杂交组合1、2的亲本中A的基因频率为40%,若它们的子一代中所有个体全部存活无一被淘汰,则子一代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本题为分叉题。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A和B 中任选一题,若两题都做以A给分。
A.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下图是该病毒的结构模式图.
(1)图中标号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HIV在非寄生时,不能进行___________活动,而感染人体后,主要侵染_______细胞。
(3)HIV的感染和繁殖过程大致可分为吸附、侵入,复制、_______和释放。在侵入的过程中进入寄主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
(4)下列能正确表示病毒在寄主内的繁殖曲线的是
(5)HIV经反复感染寄主细胞,最终将导致_______功能减弱以至丧失。此时患者如被细菌感染,易出现并发症,从结构上说,HIV属于_______生物,细菌属于_______生物,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对杀灭HIV无效。
(6)试举两例说明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下图表示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部分代谢途径,图中A.B.C.D,E。F,G表示物质,①、②、③、④表示过程.
(1)脂肪消化后的产物,大部分先被吸收到小肠绒毛内的______________。
(2)物质E是______________,物质F是______________,物质G是______________·
(3)在过程①、②、③、④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需要消耗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需要消耗氧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B从小肠肠腔中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到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层细胞膜。
(5)在消化道中,淀粉变为物质B,需经过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肠淀粉酶和_______酶的催化分解。
(6)肌糖原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体中氨基酸的主要来源途径有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分解、糖类等物质的转变和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