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图1表示利用人工生态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些植物在右图中可用A表示.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除了左图中所示的生物群落外,还必须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成分.
(2)输入该湿地的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光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碳在图2的A、B、C间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
(3)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水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机物,为植物提供N、P等无机盐和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当生活污水过度流入人工生态湿地会使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4)若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表.
种群
重金属含量
(μg/kg鲜重)
0.00370.00370.0350.0350.34
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上述食物网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是丙和丁.

分析 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循环性和全球性.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繁殖程度有关,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的稳定性就越高,反之就越低.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主要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生活污水经过人工湿地经过各种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光合作用等,达到了进化生活污水的作用.
3、图2中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D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解答 解:(1)该湿地中挺水植物、浮游植物和沉水植物,出现于地面以上不同的深度,从而使整个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上下层次的出现,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除了常规的生产者固定的光能外,还有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碳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
(3)人工湿地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产生大量的N、P,被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吸收,导致其生长迅速.生态系统的自由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
(4)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随着食物链营养级的升高而增加,则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食物网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的是甲和乙,处于第二营养级的是丙和丁,处于第三营养级的是戊.
故答案为:
(1)垂直   A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生产者固定的光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有机物
(3)水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机物,为植物提供N、P等无机盐和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       自我调节能力
(4)丙和丁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人工湿地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所示的生物学意义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a、b、c三处中,a处抗药基因频率最高
B.由丁图可看出,b点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种内斗争也最强烈
C.丙图中表示植物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实际上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D.乙图中,2号个体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则1号与2号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几率是$\frac{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为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流程.研究发现,与图示流程相比,反交得到的无子西瓜的果皮较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用试剂的作用原理应该是抑制染色体的形成
B.无子西瓜果皮的厚度可能受质基因的影响
C.自然状态下,三倍体植株也能正常结出无子西瓜
D.三倍体西瓜植株因不能进行减数分裂,致使无种子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  )
A.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
D.科学家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和鼠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相关实验中,试剂选择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选择0.5g/mL的蔗糖溶液
B.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最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
C.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为防止滤纸条上只有上面两条色素带,应加入SiO2
D.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碱性染料醋酸洋红使染色体着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Ⅱ-2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Ⅱ-6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此家族中的Ⅲ-1与Ⅲ-2患病的可能性分别为

A.0, B. C. 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是细胞的能源物质,不参与细胞识别
B.脂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C.DNA分子中有氢键,有些RNA分子中也会形成氢键
D.人体活细胞中因为含有糖类较多,所以氢原子数量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Ⅰ将胚胎干细胞置于γ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上,并加入动物血清、抗生素等物质,维持细胞不分化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饲养层提供干细胞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加入抗生素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这对于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2)过程Ⅱ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的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
全能性的特点.在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囊胚的后一个阶段是原肠胚.
(3)过程Ⅲ中目的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获得的目的基因转入胚胎干细胞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发挥作用
(4)过程Ⅳ得到的小鼠畸胎瘤中里面全是软骨、神经管、横纹肌和骨骼等组织和器官.实验时,必须用X射线照射去除胸腺的小鼠,获得免疫缺陷小鼠,其目的是去除胸腺,不能形成T细胞,不发生细胞免疫,使移植组织细胞不会被排斥,该过程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等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黄雀的全部食物来自蝉和螳螂两种动物,且取食螳螂的比例占$\frac{1}{4}$,则在该食物网中,当绿色植物能量增加G千焦时,黄雀获得的能量最少增加(  )
A.$\frac{31G}{400}$B.$\frac{G}{325}$C.$\frac{G}{50}$D.$\frac{4G}{1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