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应用生物工程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的方案.
方案Ⅰ:抗虫基因$\stackrel{导入}{→}$棉花受体细胞→抗虫棉,该方案采用了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方案Ⅱ:prG基因$\stackrel{导入}{→}$免疫过的B细胞→体外培养→单克隆抗体,该方案采用了基因工程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方案Ⅲ:抗血栓基因$\stackrel{导入}{→}$山羊受精卵→早期胚胎$\stackrel{移植}{→}$受体母羊→抗血栓山羊,该方案采用了基因工程及胚胎工程技术.
解答 解:(1)利用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过程中当植物体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这时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的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所以酚类化合物能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Ti质粒上有一段DNA叫做T-DNA,能进入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通常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
(2)免疫过的B细胞能产生抗体,但不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无限增殖.由此可见,方案Ⅱ中prG基因最可能的作用是调控细胞(无限)增殖.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3)方案Ⅲ中的转抗血栓基因山羊可以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抗血栓药物,此类转基因动物称为乳腺生物反应器.在构建的相应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在目的基因(抗血栓基因)前加入乳腺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
(4)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时,一般是取处于囊胚时期的滋养层细胞进行检测.
故答案为:
(1)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提高转化率 T-DNA 抗原-抗体杂交法
(2)调控细胞(无限)增殖 显微注射法
(3)乳腺 启动子 乳腺生物反应器
(4)囊胚 滋养层
点评 本题结合获得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的三种方案,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及应用,掌握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识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识记胚胎分割的概念及相关操作.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胚胎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 |
B. | 胚胎发育过程包括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 |
C. | 受精卵通过卵裂发育成桑椹胚 | |
D. | 原肠胚细胞开始出现分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鲁宾和卡门实验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 |
B. | 恩格尔曼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 |
C. | 科学家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途径 | |
D. | 卡尔文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