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图示为应用生物工程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的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方案Ⅰ:抗虫基因$\stackrel{导入}{→}$棉花受体细胞→抗虫棉;
方案Ⅱ:prG基因$\stackrel{导入}{→}$免疫过的B细胞→体外培养→单克隆抗体;
方案Ⅲ:抗血栓基因$\stackrel{导入}{→}$山羊受精卵→早期胚胎$\stackrel{移植}{→}$受体母羊→抗血栓山羊;
(1)方案Ⅰ中,利用农杆菌转化棉花受体细胞的过程中,需添加酚类物质,其目的是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提高转化率.为了使抗虫基因顺利连接到受体染色体基因组中,在构建基因的表达载时抗虫基因通常位于农杆菌Ti质粒的T-DNA片段中.从分子水平检测抗虫棉是否培育成功的方法是抗原-抗体杂交法.
(2)推测方案Ⅱ中 prG基因最可能的作用是调控细胞(无限)增殖.将prG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免疫过的B细胞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3)方案Ⅲ中的转抗血栓基因山羊可以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抗血栓药物.在构建的相应基因表达载体中,抗血栓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使其仅能在山羊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人们通常将此类转基因动物称为乳腺生物反应器.
(4)方案Ⅲ中的早期胚胎在移植入受体母羊子宫之前,必须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一般是取处于囊胚时期的滋养层细胞进行检测.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应用生物工程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的方案.
方案Ⅰ:抗虫基因$\stackrel{导入}{→}$棉花受体细胞→抗虫棉,该方案采用了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方案Ⅱ:prG基因$\stackrel{导入}{→}$免疫过的B细胞→体外培养→单克隆抗体,该方案采用了基因工程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方案Ⅲ:抗血栓基因$\stackrel{导入}{→}$山羊受精卵→早期胚胎$\stackrel{移植}{→}$受体母羊→抗血栓山羊,该方案采用了基因工程及胚胎工程技术.

解答 解:(1)利用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过程中当植物体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这时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的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所以酚类化合物能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Ti质粒上有一段DNA叫做T-DNA,能进入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通常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
(2)免疫过的B细胞能产生抗体,但不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无限增殖.由此可见,方案Ⅱ中prG基因最可能的作用是调控细胞(无限)增殖.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3)方案Ⅲ中的转抗血栓基因山羊可以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抗血栓药物,此类转基因动物称为乳腺生物反应器.在构建的相应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在目的基因(抗血栓基因)前加入乳腺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
(4)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时,一般是取处于囊胚时期的滋养层细胞进行检测.
故答案为:
(1)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提高转化率    T-DNA  抗原-抗体杂交法
(2)调控细胞(无限)增殖   显微注射法  
(3)乳腺   启动子   乳腺生物反应器
(4)囊胚   滋养层

点评 本题结合获得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的三种方案,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及应用,掌握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识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识记胚胎分割的概念及相关操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呼吸是人体一项非常复杂的生命活动由许多反射组成,其中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1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中神经元①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②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神经元②兴奋.
(2)图一中b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若c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①上无(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3)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1中大脑皮层的调控.
(4)图一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二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中的轴突(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细胞体(数突或胞体)(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5)图三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乙酰胆碱受体当作抗原,使B细胞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乙酰胆碱不能与乙酰胆碱受体正常结合,导致化学信号向电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6)若呼吸道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某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除(5)、(6)小题外,请在其余小题的[]内填入序号,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结构名称或其它文字)
(1)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11]液泡.
(2)该细胞是一个生命系统,这个系统的边界是[②],它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有光的条件下,14C 标记的CO2进入细胞后,首先在[⑦]叶绿体发生反应,
该结构产生的含14C的产物主要在[⑥]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如果将该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①]原生质层分离的现象.
(5)假设此细胞可以合成分泌蛋白,则从分泌蛋白的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途径依次为⑧→⑨→⑤→②(填图中序号).
(6)若该细胞是某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该细胞中不应该具备的结构是⑦(填数字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洋葱细胞中由A、T、U、C四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  )
A.4种B.6种C.7种D.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有氧呼吸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三个步骤都产生能量B.三个步骤都产生氢
C.三个步骤都需要酶催化D.三个步骤都能合成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胚胎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B.胚胎发育过程包括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C.受精卵通过卵裂发育成桑椹胚
D.原肠胚细胞开始出现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下列经典实验中,没有使用到同位素示踪法的是(  )
A.鲁宾和卡门实验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B.恩格尔曼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科学家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途径
D.卡尔文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为了获得更多青蒿素,可将青蒿离体的细胞或组织培养成愈伤组织.青蒿的细胞分裂、组织分化能力比菊花困难一些,需要借助外源激素才能更好的分裂和分化.若上述培养基用来进行青蒿细胞、组织的组织培养,还应加入的具体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该片段中包含的碱基种类、核苷酸种类依次是(  )
A.4,5B.5,4C.5,5D.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