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分析 本题解答关键是从题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甲曲线图中,a点只进行光合作用,c点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解答第(2)小题关键从光反应的暗反应的场所考虑.比较图乙中d点与e点、e点与f点,着重从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而导致三碳化合物量的改变.看植物是否生长关键看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有机物的积累量=实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
解答 解:(1)图甲中在a点时,光照强度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叶绿体中没有气体进出.
(2)图甲中c点为A植物的光饱和点,此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结构M表示叶绿体,叶绿体中类囊体薄膜上发生光反应产生ATP,该ATP将进入叶绿体基质中参与暗反应;在暗反应中分解生成ADP后,ADP又可以移向类囊体薄膜继续参与光反应.
(3)图乙中d点与e点二氧化碳浓度相同,只是e点光照强于d点,因此e点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较多,三碳化合物还原旺盛,导致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低;e点与f点相比较,两点的光照强度相同,而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高,因此e点时二氧化碳固定生成的C3多.
(4)表中光照下吸收CO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黑暗中释放CO2量表示呼吸作用强度.温度在35℃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3.00mg/h>0,因此昼夜不停地光照植物能生长.
故答案为:
(1)没有气体放出
(2)ATP从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ADP从叶绿体基质移向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3)低 高
(4)能
点评 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适中,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识记光合作用过程,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并且要求考生具有分析图解并结合图解推理判断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5% | B. | 12.5% | C. | 37.5% | D. | 7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第10天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 |
B. | 该种群的环境最大容纳量为20000只 | |
C. | 该酵母菌种群在0-20天内呈S型增长 | |
D. | 0-20天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第一阶段、第三阶段 | B. | 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 ||
C. |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 D. |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过程产生的[H]是同一种物质 | |
B. | 光合作用14CO2中的14C首先经C3、C5再到(CH2O) | |
C. | 两过程产生的[H]去路相同 | |
D. | 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均来自有氧呼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⑤⑥ | B. | ②③⑤⑥ | C. | ①②④⑤ | D. | ①③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