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解答 解:(1)过程①是以mRNA为模板形成基因的过程,属于反转录,此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为了扩增目的基因,常采用PCR技术扩增,其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的有一段已知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用限制酶对目的基因和质粒进行切割以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质粒如果用限制酶Ⅱ来切割的话,将会在质粒在出现两个切口且抗生素抗性基因全被破坏,故质粒只能用限制酶Ⅰ切割(破坏四环素抗性而保留氨苄青霉素抗性,即将来形成的重组质粒能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存,而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存);目的基因两端都出现黏性末端时才能和质粒发生重组,故目的基因只有用限制酶Ⅱ切割时,才会在两端都出现黏性末端.黏性末端其实是被限制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这个切口上带有几个伸出的核苷酸,它们之间正好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进行连接.
(3)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时需要用CaCl2处理细菌细胞,以获得感受态细胞.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一套密码子,所以人体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细菌体内成功表达,过程是生长激素基因→mRNA→生长激素.
(4)因本题上有2个标记基因,但抗四环素基因被插入的目的基因破坏掉,因此剩下的是抗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如果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说明已经导入了重组质粒或普通质粒A,因为普通质粒和重组质粒都含有抗氨苄青霉素的基因.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过程中,一般采用分子杂交技术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转录,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故答案为:
(1)反转录(人工合成) PCR 有一段已知的核苷酸序列
(2)ⅠⅡ碱基互补配对
(3)用CaCl2处理细菌细胞获得感受态细胞 共用一套密码子
(4)普通质粒或重组质粒 分子杂交技术 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工具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 |
B. | 受精作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及其流动性 | |
C. | 受精卵中的基因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 |
D. | 受精作用过程有利于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者都只有① | B. | 前者只有①,后者有①、②和③ | ||
C. | 两者都只有②和③ | D. | 前者有①、②和③,后者只有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 |
B. | 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分子水平的基因重组 | |
C. |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 | |
D. |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在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才能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2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 | |
B. | 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 | |
C. | 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 |
D. | 对于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核细胞没有核仁,不能合成rRNA | |
B. | 乳酸菌细胞能将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 | |
C. | 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内会发生碱基对之间氢键的形成与断裂 | |
D. | 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的释放不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